彼得原理与事业生涯管理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13:32 青年参考 |
苏珊 在经济蓬勃的时候,许多企业为了挽留人才,常常开设新职位,并且轻易地晋升员工。升级加薪,变成了员工主要的奋斗目标。然而,到了经济逆转时,不单员工升级无望,更容易出现一些管理问题。 管理学中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名为“彼得原理” (Peter Principle),它指出在大机构内,成功的员工往往获晋升至一个他或她能力不足的岗位上,结果导致个人表现欠佳,事业再无进展余地。 常见的例子是,一位成功的销售人员,本身学历虽然不高,但非常拼搏,加上口才了得,顾客网络广阔,因而个人销售表现好,多年来都是公司最佳的销售员。公司因此提升他到主管职位,领导一整队销售人员。 他到任后,问题出现了,由于他领导及行政能力不强,而下属又不认同他的做事方式及政策,公司亦不满他未能提高整体销售业绩。因此,他面对很大的压力,渐渐地信心受到打击,工作士气低落。更大的问题是,他发现自己无路可退,降级再担任原来的销售员职位,等于抹煞了自己以往的成就。向别的公司求职去,自己的学历及近年表现又不出色。更糟的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计划裁员,自己变成了“高危一族”,惶恐终日,工作表现更不济。 在许多单位里,专业人员藉着论资排辈的升迁制度,累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后,晋身管理阶层。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不等同他们可以成为出色的上司。有时,他们自恃事业有成,没有进一步进修及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到了机构要进行瘦身及改革时,他们便感到很大的压力,担心饭碗保不住。 当上述情况出现,不单影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及事业发展前途的看法;对企业来说,当部分中层员工缺乏斗志时,不单影响公司上下的士气,也给下属造成坏榜样。 以上的问题是否可以避免?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可以考虑以下的方法。 晋升前加强管理培训——在晋升员工时,企业可以更为谨慎和周全地考虑人选。员工在以往岗位的工作表现固然重要,但他或她能否胜任更高的管理职位又是另一件事情。此外,对员工提供一些与事业发展相关的培训课程,使员工能适应日后在事业上的升迁转变。事实上,员工对事业发展有清晰的期望,可以消除在工作岗位上的疑虑及压力。 改变员工升级心态——企业也可以尝试改变员工的“晋升梯级心态”。 这种心态,是指公司在薪酬及权力上过分着重不同职级员工的差别,因而造成了员工之间剧烈的竞争,由此产生不少的办公室政治,亦致员工只重视职级而忽略自己的工作角色。 当员工终日想着职级身份,不大思考自己在公司内应担当的角色时,他们便只会追求不断向上爬升,甚至不择手段地争取更高的权位,直至被安放到一个不适合的岗位上,这样对个人及对公司长远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