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民道德建设网上谈专题 > 正文

全球化时代: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08:22 解放军报

  李际均

  在全球化时代,涉及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领域都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其中,文化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精神前提。保卫国家是全体人民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锻造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热爱和平、不畏强权、坚忍不拔的灵魂。一个失去意志的民族是不会得到安全和尊重的。确保国家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观不受侵犯,培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公民责任感,巩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不可动摇的底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2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把文化安全列为人类社会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力。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文化价值体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治乱兴衰。文化融合与文化差异一样,都是人类社会进步所不可缺少的。每个民族都是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继承者。它一方面顽强地守望自己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接受和补充本身缺失的东西。中国“五四”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就是这样。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创造性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既要学习别国先进文化,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既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纯,摈弃其中的因循守旧、缺乏创造性和“重道轻器”的消极成分。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传媒都成为强势文化扩展的手段。这种“超国家领域”的控制权,正如汉密·J·摩根索的著作中所说的,它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制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理查德·克罗斯曼为英国作家桑德斯所著《谁承担后果———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一书写的序言中说:“美国间谍情报机构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可观的财力支持着西方高层文化领域,名义上是维护言论自由。”“这场战争具有一个庞大的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刊物、图书、会议、研讨会、美术展览、音乐会、授奖等。”这种文化战略在促使苏联和东欧剧变中得到成功的运用。苏联的解体固然有其内部的原因,但美国等西方国家运用传媒的渗透对苏联官僚集团和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转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南联盟的“倒米”浪潮更是西方国家直接策动的文化战争。美国“政府对外资助机构”通过商业合同交给塞尔维亚反对派大量经费。在南联盟总统选举时,美国资助反对派的重达80吨的250万张标语张贴在大街小巷,每一个投票站的监督员都领到西方提供的“好处费”。米洛舍维奇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攻势下,无可奈何地宣布辞职,接着又被出卖给海牙法庭。由此可见“天鹅绒革命”的厉害。俄罗斯专家在总结伊拉克战争教训时指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精神潜力被最大限度地削弱、失去国际信誉而国内人民也不准备奋起保卫祖国时,对这个国家的军事侵略就会成为可能。这个评论是很切中要害的。

  按照对世贸的承诺,中国文化市场的分销领域将逐步放开,文化市场的激烈争夺战也将随之展开。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资本、文化产品的冲击会汹涌而至。国内部分人会滋长文化自卑和“崇洋”心态。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和宗教进行分裂活动,搞“松土工程”。特别是台湾地区分裂势力推行腐蚀中华民族认同基础的“文化台独”、“去中国化”等,都是我们面临的一场严重斗争。

  有中华民族的灵魂,才有文化艺术的灵魂。有多元就需要有主脊。一个民族在走向复兴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精神的复兴。用先进文化引导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不可或缓的任务。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赖于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尊、自强、自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坚忍不拔的品格以及勤劳、善良、爱和平、宏大宽容的道德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年代激发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顾全大局的献身精神确立了当代中国文化思想和民风的主流基调,也树立了当代中国泱泱大国的文化形象。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只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发展已经展现出促进与配合亚洲甚至世界发展的良好趋势。正如英国《泰晤士报》不久前载文说的,中国“巨龙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国际社会迟早会认同:“中国威胁论”是根本不存在的,“中国贡献论”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中国国防报2004年09月14日 第3版)

  相关专题:公民道德建设网上谈


 【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