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纪实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09:35 新华网 |
新华网广州1月14日电 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东莞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纪实(赵东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东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有外来人口500多万,他们中间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东莞市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一个个流动党员变成了一面面“流动红旗”。 让流动党员回“家” 长期以来,东莞市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基本情况未能准确掌握,一批党员甚至掩盖身份,无法过组织生活,游离于党组织之外。2003年初,东莞市组成500多个普查小组,印制10万份调查表,对非公经济组织进行地毯式的党员普查登记,出现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动人场面。普查工作人员还进驻车站、码头,竖起标志牌、指示卡登记流动党员的来源地和去向,人才市场、劳动部门招工时也专门列出栏目登记党员身份。各地还通过发函、打电话、寻找证明人、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来确认党员身份。 湖南省常德市来东莞打工的流动党员有1000多名,东莞各级组织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一发函查证,并寄上回函信封和邮票。由于普查员做了大量细致、辛苦的工作,在东莞的常德人中,没有漏掉一个共产党员。 长安镇一名流动党员来到镇委组织部,流着眼泪说:“这么多年了,组织没有忘记我,我心里热乎乎的,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通过这次普查,东莞流动党员由5000多人增加到2.46万人,一大批“口袋”党员、“隐性”党员亮明了身份,企业主和群众对流动党员有了新的认识。东莞市香港理文集团董事长董长江说:“我在企业10多年了,现在才知道集团里有7名党员。他们大多担任经理、厂长、车间主任。他们确实不错,信得过,用得上。” “党员是企业的福分” 摸清非公党员“底数”后,东莞掀起组建非公党组织的高潮,涌现出了园区统建、挂靠组建、街企(村企)联建等多种党建新形式,组建非公党组织1100个,比以前增加了2倍多。东莞市通过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办法,对流动党员做到“不遗漏、先纳入、再规范”,即在核实身份的前提下,流动党员可以凭颁发的活动证参加流入地的党员活动。东莞还组成了一支100人的基层理论辅导员队伍和1000人的指导员队伍,具体帮助流动党员搞好理论学习和党务活动。他们按照“业余、小型、分散、务实、快捷”原则,建立了程序简便的授课、开会制度,实现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的经常化。 通过举办“流动党员之家”“党员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东莞不断创新党务工作的载体。一些镇、村还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基金”“扶贫互助基金”,使党组织变得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激发流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进性作用。 2003年8月,东莞塘下镇志成冠军集团公司接到马来西亚130万元的订单,但交货期限只有120天,对公司造成很大压力。该公司党支部立即召集22名党员开会,倡议暂不休假、党员干部主动下到生产一线,确保了按时供货。 东莞理文洋化公司员工王朝宋是一名流动党员,因工作突出,被公司聘为下属分厂的厂长。这个厂每月的毛收入从过去的10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1000万元,香港老板感慨地说:“企业里有了共产党员,是企业的福分。” “我也要入党”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私营企业东莞市唯美公司党支部联合其他14家非公企业党支部,向全市流动党员发出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倡议书。结果,全市数万名外来工党员在他们的号召下无一脱岗回家,有力地维护了当地社会和生产的稳定。东莞市莞城区宏达机电公司总经理袁斌说:“党员没有因为参加活动影响生产,反而在先进性教育中焕发出全新的精神面貌,工作更加努力了,我的企业需要这样的员工。一个流动党员就是一面‘流动红旗’。我也要求加入党组织。”这位以前对企业党组织活动不闻不问的老板,决定每年拨出10万元作为党支部活动经费,并向党组织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3年以来,东莞市先后有近100名私营企业主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 相关专题:中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