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开通专题 > 正文

解放日报:“七七” 不能忘却的纪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09:01 解放日报

  68年前的昨天,卢沟桥上的枪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大幕。

  为了这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各地纷纷举行活动,纪念“七七事变”68周年。

  卢沟桥重开馆

  昨天,反映中国抗战历史的综合性大型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闭馆改造后重新向社会开放。由抗战文物展等组成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也同时开展。

  纪念馆馆长王新华说,抗战纪念馆1987年落户宛平城,今年3月28日,抗战纪念馆正式闭馆3个多月,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情景画再现的平型关战役、彩塑模拟的“日军暴行下的中国平民”和抗战英烈浮雕……在改造前,这些展陈只能“沉默”地面对观众,观众对历史的回味也只能是单一的“看”。而今,纪念馆通过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将观众拉回到了那段悲壮岁月。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听到枪炮声、飞机轰鸣声、战士呐喊声,还可以“亲眼目睹”地道站、平型关战役等抗战“实况”。

  “母亲对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这封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由抗战纪念馆从中央档案馆复印,字里行间,一位铮铮铁骨的女烈士的慈母柔情跃然纸上。这样的抗战文物,在整个主题展览中共计有140多件。譬如抗日联军使用的“大刀”,譬如《晋察冀日报》报社的“马背上的印刷机”,件件弥足珍贵。工作人员说,这些革命文物共同描绘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网上祭英烈

  朵朵烛光,为遇难的同胞燃起;束束鲜花,为远去的英魂献上……不过,这些都只需轻点鼠标就可完成。昨天上午,“永不忘却”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neverforget.sina.com.cn)正式开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凭吊的网络纪念馆。

  打开网站,音乐低回,烛光摇曳,几行红色大字如泣如诉———“可以宽恕,但决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每一朵烛光,代表一个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进入主页,史料征集、大屠杀纪念、纪念活动、历史不容篡改、遇难同胞纪念馆、影音资料、图片总汇、其他罪行、祈祷和平、论坛等10个板块一目了然。

  刚刚开通,网站人气便迅速攀升。在“网上祭奠”栏目里,网友们或点歌一首,或祭酒一杯,或上香一炷,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声。网友dlcxy说:“要像记住自己的名字一样记住这段历史”;网友李逢明说:“送一束花给离去的英灵,送一句话给健在的同胞,自强———民族才能繁荣”;网友东方说:“酒是辣的,泪是咸的,心是苦的,意志是坚定的!为同胞安魂,为中华崛起!”截至记者昨晚19时50分发稿时,已有21184条留言。

  在网站开通仪式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解释说,虽然纪念馆也有自己的网站,而且国内外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网站也有几十家,但内容的准确性、全面性,以及技术支撑等方面,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更为完善。所以,纪念馆和新浪网、龙虎网三方联手,构筑这样一个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的真相。

  北大营立碑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这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残历碑”上的一段文字。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说,“九·一八事变”发生前,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达1.2万人,是守卫沈阳城的主要军事力量。然而,随着城市变迁,无论是北大营的遗址,还是当年日军炮轰北大营的残迹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为了纪念抗战史上的这一特殊时刻,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沈阳市大东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北大营遗址树立抗战第一枪纪念碑及大型纪念浮雕。与此同时,大东区委区政府将通过媒体面向海内外征集纪念碑碑文及浮雕设计方案。据透露,纪念碑及大型浮雕将于今年9月3日之前落成。对此,邢安臣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在北大营建立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标志物,将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后人的警示。

  警示:不知“七七”是何年7月4日,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在市民中随意采集了一千余个样本进行访问调查。

  7月6日,调查结果正式出炉。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的问题时,只有56.5%的市民准确说出了1937年7月7日,其余的都不能准确作答。而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是哪一次战争”时,有84.3%的市民选择了正确答案———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有4.6%的人选择了“日军抢占东北”,有1.6%的人选择了“百团大战”,有0.5%的人选择了“淞沪会战”,另有9.1%的人说不清或者不知道。

  建言:全国鸣警勿忘国耻

  昨天,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建学认为,每年的9月18日和7月7日,一个是开始抗战的纪念日,一个是全面抗战的纪念日,都应该举行全国性的纪念活动,譬如全国鸣警报3分钟。同时,建议国家通过立法将这两天的鸣警活动形成制度,当天的娶亲嫁女和开业庆典等喜庆活动则应停止。

  王建学说,全国鸣警是牢记历史毋忘国耻的象征,古人说“知耻近乎勇”;同时,这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极大震撼。

  吴长亮 本报记者 谭新政

  相关专题: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开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