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三北防护林 我们还要交多少学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3:19 东方早报 | |||||||||
作者:葛剑雄 十多年前,我因经常随侍先师谭其骧先生,有机会听到他与黄秉维先生聊天。他们是相交数十年的老友,无话不谈;又都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属地理学部,自然会常涉及专业。
有一次,黄先生问先师:“某某写文章,说西北古代都是森林,连黄土高原上也是森林,靠得住吗?”先师说:“史料往往很简单,得作科学解释,都是森林恐怕未必。”他举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为例,说沙漠其实早已形成。黄先生又说,地理学界的意见是黄土高原古代不可能有茂密森林,现在根据这样的观点盲目造林,认为可以在西北恢复森林,是很危险的。 我感到闻所未闻,又向他求教。他说:“很简单,树木只能涵养水分,但本身要消耗水分。在干旱地区种树,非但种不活,还浪费了水,有时越种越破坏环境。”我说这样重要的意见应该写文章多宣传,或者向中央报告。他听了后苦笑:“最多写写小文章吧,没有地方发表的,人家也不会听。”我更惊奇了,因为黄先生是我国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之一,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当时还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难道连他的意见都无法发表,发表了也不受重视? 但事后我发现的确如此,除了偶然在科普类杂志中见到黄先生的短文外,听不到黄先生的意见,而黄先生反对的观点和做法却铺天盖地,充斥于从专业到普及的各类刊物和各种媒体,形成国家方针政策,变为庞大持续的各种工程。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对现状的观察,我完全赞成黄先生的观点,近年来多次发表意见,认为对西北地区环境的变迁要作全面分析,植树造林要因地制宜,有些地方不能退耕还林,只能还草,有些地方连草都还不了,只能还荒。如果说,历史上的环境变迁过于专业,社会上一般人不易明白,植树造林的实际效果却是大家看得到的,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干部,难道不知道吗?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积极性那么高?例如,据报道,某区在中央规定的退耕还林、还草基数上又层层加码,以至该发给农民的补贴也发不出。读了《南方周末》7月22日的报道《造林防沙实际无效,徒劳背后有多少利益驱动》,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科学以外的原因。 中科院植物所的专家在内蒙古正蓝旗浑善达克沙漠腹地用最简单的方法使4万亩沙漠重新变为草场,长出了近1米高的青草,而他们与当地牧民只做了一件事———将这片已经退化了的草地封育起来,防止牲口进入破坏。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种树不如保树,种草不如保草”。但在这以前,他们却是在那里层层建防护林带,建人工沙障,种柳树、榆树,还搞飞播撒山杏、沙棘和沙柳种子,花了五六十万却一事无成。 科学家们原来不知道有这样的方法吗?我看未必,接受记者采访的蒋高明博士就提到,树木消耗的水分远大于草本植物和耐旱的灌木,黄秉维院士当年就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而且他们采取的方法在国外早有成功的先例,两周前我在英格兰西南就看到这样的照片,如今植物茂密的石灰岩山岭曾经是濯濯童山,羊群在啃食稀疏的小草。而当地采取的唯一措施,也只是封山禁牧。 既然如此,为什么政府还要投入数以百亿计的巨资,建造被科学家称为“无效”的三北防护林呢?一句话,是利益驱动。蒋高明说:“群众明知道树木不能活,为什么还要种?一是上面要他们种,二是种了有好处。现行政策强调退耕还林,还林有钱,还草没钱或者钱很少,这样,老百姓当然会选种树了。一些地方领导最热衷造林工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某些草原上的林业局将一株不足1.5米的獐子松报价300元!这些树木后来大部分死了,找谁算账去?治沙造林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实惠不言而喻。” 而且,即使勉强将树种活,也是以透支水资源为代价的。一小片树林成活了,更大范围内却连草也长不好。我们常常能看到显示三北防护林成果的照片或电视片,但见绿树成荫,成排连片,倒也不是假的。不过正如科学家所说,往往是将投入的资金集中到几个容易通过验收的项目点上,这些点占不到治理区域面积的10%!这小块地方即使治住了,而大面积的退化依然在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出现“边治理、边退化”、“治理赶不上退化”的根本原因。因此,科学家建议,停止无效的三北防护林建设。 如果将已经投入的数百亿当作“学费”的话,这笔学费实在太昂贵了,何况相当多的学费白白糟蹋,甚至入了私囊!这样的学费无论如何不能再交!如果对黄秉维先生的意见和科学家的实践还有怀疑,不妨抓紧时间进行研究论证,在这方面交些学费倒是应该的,而且也花不了多少钱。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