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都市报: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09:07 南方都市报

  推荐

  如何让农村再次成为希望的田野呢?以此作为思维的起点,就能更完整地看到新农村建设的图景。

  按照城市话语的逻辑,转移农村人到城里来工作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唯一出路。但这种偏执于一端的单线思路既存在逻辑漏洞,也正在遭受各种现实的挑战。从常识来说,完成分布广泛的数亿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绝非一两代人可以实现的目标。既然如此,那么居住在农村的人在完成转移之前是不是就必须要忍受落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环境与城市差距太大的情况下,大多数赚了一点钱,但还不足以支付城市生活成本的人,或许只能选择不顾一切拥向城市,进一步抬高城市的生活成本和降低城里的工资水平。并且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存在周期性,工业化进程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能力也必须遵守边际递减的规律。在改革26年之后,目前水平的城市们为农村劳动力留下的空间已经不会很大。

  没有人会反对城市化的合理性,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农村将长期作为很多人的家乡的现实。忽略这一点,或许就失去了破解上述农村难题的良机。概括起来,新农村运动倡导者的主张就是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农村的基础生活设施,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扩大农村的有效消费需求,并在建设过程中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

  新农村运动主张的贡献或许就在于把解决农村问题的视野从城市一极拉回到了全国一盘棋的整体局面中来,让农村既可以恢复作为众多人家乡的诗意面目,也可以让其成为释放产能的必要空间,从而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为自身的城市化助力。

  这个产生于本轮经济周期初始时期的主张,在新一轮过剩或将来临、劳动力转移形势更加复杂之时,的确有重新提起的必要。不过,在1998年时困扰这一主张的那些客观因素似乎也还存在着。

  比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支持究竟应该来自中央还是地方,双方各自应承担的比例是多少?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如何保证相关财政投入的有效使用?在部分地区基本生产设施建设尚且欠缺资金的情况下,展开新农村运动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在农村医疗卫生以及教育投资的需求面前,农村公共基础生活设施建设的意义又有多大?

  当然,不可能希望一个理论就能解答所有的疑难。何况只有在寻找内需的压力很大时,这种主张才会获得足够的关注。无疑,此时的农村,依然是作为城市的附庸而存在的。不过,这或许正是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与城市之间本应形成的正常关系。

  (原载10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有删节)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