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美提出中美关系新关键词(纵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9:25 环球时报

  9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政策演说,这是近年来美国官方就中美关系发表的不可多见的正式讲话。国内目前对它的反应仍然不够,但准确解读、充分评估这篇讲话,对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佐利克的讲话不是一般社交场合的例行性讲话,也不是他个人的政治随想,而是经
过认真考虑、代表官方进行的一次重要政策宣示。从远期看,它旨在为目前信息混乱、莫衷一是的对华政策辩论表明美国政府的主导性意见,为未来美国对华战略确定基本方向;从近期看,也是为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定下基调。

  从讲话发表的过程和方式来看,美方对这篇讲话十分重视。佐利克是美国国务院仅次于赖斯的第二号人物,熟谙中美关系,有处理中美关系的“舵手”之称,在对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有很大的发言权与影响力,由他来发表这篇讲话本身就说明了这篇讲话的分量。据了解情况的人士称,这篇讲话的主体部分是佐利克本人亲自起草的,美国国务院的政策班子参与了讲话稿的修改,文稿还得到了国务卿赖斯的认同。是否经布什本人及白宫安全委员会正式审定,尚无确切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讲话精神真实反映了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构想。所谓“未必反映布什对华政策的真实思路”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为了引起各方对这篇讲话的重视,美国国务院特意事先通报了讲话的消息并提前向新闻界公布了讲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篇讲话不同一般的意义。

  鉴于美国特殊的国内政治环境,这篇对外政策讲话也带有照顾和平衡美国国内各种利益集团和各种政治派别的利益的特点。但是,这篇讲话的闪光点和要传递的核心信息,是提出了中美关系一个新的关键词,即“Stakeholder”,并以此对中美关系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

  “Stakeholder”这一概念,在中国并不常用,因此讲话之后国内出现了对该词多种不同的翻译,如“股东”、“利害关系人”等。在美国,它是一个人们

  比较喜欢的具有正面意义的常用词。它有多重含义,其中的一个意思是,双方共同投资经营一个企业,共同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好坏共同承担责任,共同承担风险,也共同获取利益。可见,译为“共同经营者”更符合原意。佐利克讲话时先后7次提到这个词,该词在文稿中首次出现时,还特意以英文斜体字的方式以示强调。

  佐利克采用这个词定位中美关系,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据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原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兰普顿介绍,佐利克讲话前曾与他就有关问题交换过意见。“Stakeholder”(共同经营者)实际上与克林顿时期所使用的“Partner”(伙伴)意思相近。布什政府上台之初抛弃了克林顿政府关于中美关系是“战略伙伴”的说法,改而用“战略竞争者”来定位中美关系。但在随后的外交实践中,特别是“9·11”事件后,面对国际恐怖主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地区安全等一系列难题,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政策难以为继,美国不得不调整到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合作与对话”的轨道上来。事实上,今天中美之间合作与对话的深度与广度都是克林顿时期不能比拟的。但是出于美国国内政治的考虑,布什政府又不愿重复克林顿政府的提法,而是选择了更有创意的“共同经营者”的概念。据美国有关权威人士解释,“伙伴”有主有从,有大有小,并非完全平等关系;相对而言,“共同经营者”更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更具有平起平坐的地位,因此这个概念更具有肯定中美关系的正面意义。

  佐利克这篇以“共同经营者”为核心的讲话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一、过去美国政策的重点是尽可能将中国纳入国际体系,现在美国承认中国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将转向促使中国在国际体系内成为“负责任”的一员;二、美国承认中国有自己正当的国家利益,但它强调中国在谋求自身利益时,要充分照顾、不要挑战美国的利益;三、美国欢迎一个自信、和平、繁荣的中国,但它强调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要增加“透明度”,以消除它的疑虑。

  佐利克的讲话传递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新思考。不能忽略的是佐利克在“共同经营者”前面特意加上了“负责任”的限制词,表明美国对华政策思考仍有一定保留,所谓“共同经营者”仍然是有条件的;其次,对于佐利克的这一对华政策思路,美国国内仍然存在争议,它能否真正主导美国对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再次,从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多元性及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的发展历史来看,要把这一政策思路贯彻到底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总体上看,这一讲话所表达出来的信息积极面还是主要的,值得我们关注,以把握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的新契机。▲

  (作者是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2005年11月09日第十一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