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青年报:“进京指标”何时成为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5:59 中国青年报

  苏立芬

  11月24日,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大学生就业专项调研结果显示,半数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而一些单位为毕业生收费办理进京指标,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新京报》11月25日)

  为毕业生收费办理进京指标,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应该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所谓的“办理进京指标”,已经成为北京一些单位或者个人牟利的途径;二是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有放任这些单位或个人利用这一途径非法牟利之嫌。

  “进京指标”是政府户籍管制的需要和结果,它拥有巨大的价值,即作为一个北京市民在这座城市所享受到的种种利益。有了“进京指标”,你就可以拥有北京户口;有了北京户口,就意味着你可以享有这个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北京买到

经济适用房、你的孩子就可以分享这个城市提供的各种教育机会等等。因此,也就有大量的毕业生们,愿意为了“进京指标”而付出不菲的价格,因而也就造就了一个“进京指标”的市场。

  即便把“进京指标”当作商品,其分配权也应该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不能用于市场交易。也就是说,原则上,它是不能用金钱进行交易的。但是,在现实的政府运作中,政府为“进京指标”设置了一系列的藩篱,使得“进京指标”成为极为稀缺的产品。与此同时,除了一成不变的“加强管制”———行政处罚、指标作废等措施外,又没有真正有效的管制手段。所以,在市场供需矛盾激烈和政府官员寻租行为的双重作用下,“进京指标”终于成为一种“准市场”的产品。这也就是如新闻所说的,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种状况的存在显然不合理。先不说它在一种非法交易的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对一部分人的经济掠夺;也不说它已经是腐蚀社会健康肌体的一个腐败因素,只说它对于北京市吸引人才的工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有才干的大学生,都有钱购买“进京指标”;另一方面,那些购买“进京指标”者,也并非个个都是尖人才。这样,实际并不能将真正的有用之才留下来。

  所以,在户籍改革进行得越来越深入、在北京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城市竞争之时,真诚地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进京指标”能成为历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