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谁替中国农民去WTO说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08:55 南方都市报 | |||||||||
推荐 WTO香港部长峰会上,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多国多种族的农民,依据民主的规则,在香港扛着“人肉汉堡”,质问发达国家的谈判代表,你们能快意地享用吗?表现殊为激烈的韩国农民,则以跳海、抢盾牌的抗议方式,发泄他们对欧美国家以高补贴损害他们短期利益的愤怒。且不论“韩农”反对发达国家、反对WTO的诉求是否偏激,是否不合理,他们替
2005年12月14日上午,第六次WTO部长会议开讲的第二天,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替7.4亿中国农民说了话。他说他们去年人均GDP只有1200美元,中国还有近两亿人处于世界银行日均1美元的标准之下。据此,他要求不含水分地予以中国这个新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 我们认为,在以农业谈判为关键的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中国的农民给发达国家施加压力的途径,还应该更多。 农民自己就应该是一支替自己代言的力量。香港会议上,我们看到非洲一些穷国的部长们,穿上“棉服”吸引记者们的眼球,希望媒体同情非洲棉农在发达国家农业高补贴之下的“痛”。中国的棉农何尝不痛?中国的棉农在不平衡的贸易中受苦了,为什么不能向韩国、印度的农民一样,去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去香港特区政府划定的区域,和平地向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代表发出抗议的声音? 还应该有真正的NGO代表,替中国农民游说。我们发现,NGO代表在会场有专门的区域,供他们听取政府官员的演讲。香港峰会上,我们只看到北京和上海两家NGO组织零星的几个代表出现在会场,他们是自己在WTO的网站上注册后赶到的。他们说起来是NGO,事实上是学术研究机构,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张扬中国大陆农民的诉求。 从事农产品加工工业的企业家,也没有到场为中国的农民呼吁改变不公平的农业贸易环境。 国外的代表团往往由官员、NGO、企业家和顾问组成,尽管坐到谈判桌上的是政府官员,支配他们的还有后三种人。我们当然不认为,他们真的和中国农民代表一起来了,会改变自由贸易的进程,会立即改写贸易自由化导致的利益失衡。但我们相信,如果7亿多农民在WTO有完善的代言机制表达机制,薄熙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声音,一定更有穿透力。 (原载12月18日《经济观察报》,作者章敬平,本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