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俄乌媒体均称有势力在搅和两国天然气之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22:55 环球时报
俄乌媒体均称有势力在搅和两国天然气之争(图)

2005年12月27日,几十名乌克兰民众在俄罗斯驻乌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美联社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随着俄罗斯提出的2006年1月1日“断气”期限越来越近,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价格大战不断升级,双方都流露出绝不退让的决心。尤其是乌克兰,总统、总理和国防部长等高官12月27日以来分头行事,态度强硬,试图迫使俄方让步。

  乌寻求西方支持

  12月27日,乌克兰总理叶哈努罗夫表示,经过紧张谈判,莫斯科和基辅已经在俄出口天然气问题上达成协议。乌克兰有权向经过其境内输往欧洲的俄天然气收取15%的中转费,但俄有可能把乌克兰支付的天然气价格提高到原价的4倍多。眼看俄乌天然气价格大战要告一段落了,谁知28日再起波澜,乌总理再次表示,俄提出的每1000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是“无法接受的”,并称如果达不成妥协,乌将有理由提请国际仲裁。乌总统尤先科还与格鲁吉亚总统、波兰新总统通电话,寻求政治支持。乌总理则表示,准备自行截取经乌境内的俄天然气的15%作为“中转费”。

  乌国防部长也警告说,乌方有可能改变俄黑海舰队租用塞瓦斯托波尔港的租金。俄则指责乌缺乏谈判诚意和明确的政策。针对乌频频与美英法德接触,试图引入西方势力与俄较量,俄外交部新闻局发表强烈声明,认为这完全是两回事,乌不应当这么做。俄乌

天然气之争愈演愈烈。

  俄乌媒体认定有内幕

  分析人士认为,

乌克兰目前在天然气问题上一反常态的强硬,就是因为背后有美国人撑腰,许多招数都受了美国的指点。日前,俄《共青团真理报》援引乌克兰一家网络媒体的报道称,俄乌出于各自需要,在打一场心理战,所以天然气价格大战会持续到明年春季。乌媒体甚至披露,乌当局早在今年10月就召集专家,包括特工部门制定了引发俄乌天然气价格纷争的计划。乌当局判断,2006年春天的议会选举中,亲俄的政治势力很可能赢得大选胜利,现在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否则“颜色革命”的成果难保。为削弱亲俄势力,乌当局决定与俄闹一场天然气纠纷,直接损害与俄关系密切、受经济影响最大的亲俄地区民众的切身利益,也符合其交好西方的政治利益。

  在此背景下,乌方拟定了俄乌天然气价格大战的“路线图”:第一阶段,乌方将拖延硬通货结算天然气价格的谈判。俄方势必提价,可能会达到每1000立方米120美元。乌方拒不接受,并威胁截取经过乌境内的俄天然气;第二阶段,俄方嚷嚷着继续提价———每1000立方米200美元甚至更多。乌方此时启动宣传机器,给俄贴上“北方邻居要冻坏我们”的标签,这势必引起乌民众的强烈不满。第三阶段,俄方“断气”后,乌总统对全国民众发表讲话,指责俄的“阴险”行为。第四阶段,乌工厂停工,东部和南部地区民众将会对俄反感,开始出现反俄言论。在民众慌乱的情况下,乌可决定从管道中自行截取俄天然气。第五阶段,“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股价下滑,乌再以有利条件重启谈判。

  俄媒体认为,乌披露的计划可信度很大。乌地区政党也指责俄乌天然气价格大战是乌当局精心策划的,其反俄的政策取向很明显。看来,俄乌“斗气”的背后,有许多势力在搅和,俄乌天然气之战才越来越扩大化。(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卢冠霖)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