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向体察百姓冷暖的政协委员陈建国致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3:16 人民网-江南时报 | |||||||||
社论 每年的“两会”,委员代表提交的提案是最引人关注的。他们肩负着选民和人民的重托,根据自己对社会关注的问题所做的调研,形成文字进言,表达民意民声,体现参政议政。因此只要他们的提案一经媒体披露,即引起广大群众的好评和回应,有的代表委员还应约与公众进行电话、网络互动,交换对提案的看法,使提案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和更切实的操作
但毋庸讳言,因为种种原因,在数以百计的提案中,也有一部分提案或因思考不全、调研不够,问题缺乏现实性,显得内容平平,关注度不高;或因立意不深、创新不够,建议缺乏操作性,显得老生常谈,建设性不强;或因胆魄不大,力度不够,批评缺乏针对性,显得欲言又止,督办性不强。尽管这样的提案所占比例不大,但相形之下,一些有深刻内涵、直击社会现实问题,又给予行政部门以周全的指导或善意的问责,建设性和操作性俱佳的委员提案,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让人称赞了。江苏省政协委员陈建国在本次年会上所提交的《加强医药代表队伍管理,规范药品购销行为》,就属于后者。 陈委员的提案,虽然谈的是一个老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他抓住了导致“看病贵”最核心的“药价虚高”的实质,即政府监管失控,“公关费用”孳生,导致药品招标失效。如果不能解决对药品流通环节的政府监控问题,“变脸药”仍会层出不穷,降低药价只能纸上谈兵。陈委员的提案还不仅如此,他把自己几个月走访多个医院的调研成果归纳为指导政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尽快出台医药代表管理办法。 在哈尔滨、深圳“天价医疗费事件”曝光前后,社会舆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医务单位和人员的职业操守、违规药品广告的发布上,对“医药代表”在“看病贵”中的推波助澜作用追究不够。而在陈委员看来,社会各界对鱼龙混杂的“医药代表”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因为“他们腐蚀了医生,在增加了病人经济负担的同时,更是损害了病人的健康”。更令人忧虑的是,至今没有一家归口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一台正规的管理方法来规范这一流通领域的经营行为。陈委员为治理“医药代表”开出了一个实用的“大处方”:如药监和卫生部门联合成立监管机构,制定方法,实行准入制,不但要对“医药代表”进行技术、职业、道德培训,还要对药品备案,并进行“医药代表”的违规登记,奖优罚劣。陈委员并未对“医药代表”一棍子打死,而是期望制度设计来对其改造,使之成为药厂、医生、患者之间真正的沟通之桥。提案极富建设性,又不缺乏可操作性,同时,问责政府的语意明晰有力。这样的提案,老百姓、政府可能都满意。 向陈建国委员致敬,不单是他交出了一份好提案,而是他为民为国为天下的拳拳之心能够在亲身体察百姓冷暖中闪现议政之光弥足珍贵。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16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