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6年春运专题 > 正文

“民工专列”遇冷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3:10 舜网-济南日报

  包秀兰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战正如火如荼。在全国各地一票难求的叹息声中,“民工专列”、“学生专列”似乎成为春运的宠儿,每每发车都会引来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称赞。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赢得连连喝彩的“民工专列”并没有赢得农民工的青睐(《工人日报》1月23日报道)。

  在我看来,“民工专列”遇冷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它不过像个噱头而已,对民工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事实上,“民工专列”明显带有一种歧视倾向,暗含几分“可怜的味道”,对农民工无疑会造成精神上的损害。如此,“民工专列”承载的不再是一种优待,反倒是一种难言的精神累赘。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别人不愿干的脏、苦、累、险工作,他们默默地为

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给市民生活提供种种便利。对他们,我们理应心怀感恩,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爱。“民工专列”在一定程度上是关照的表现,但它将人拆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无疑会触痛农民工的心灵。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会对“民工专列”抱着不满情绪,只是他们有苦难言罢了。

  农民工的每一声叹息,都是对城市现代文明的拷问,都是对社会与个人良心的拷问。我们真正善待过这些为城市进步付出辛勤汗水甚至宝贵生命的农民工了吗?

  “民工专列”遇冷的事实清楚地表明,我们给予农民工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如果没有记者的调查,赢得连连喝彩的“民工专列”或许还在混淆着我们的视听,以为这是春运折射出来的一种人文关怀。所幸,经过记者的明察暗访,农民工终于道出了真心话:一怕太慢太乱,二怕车厢比工地还冷,三怕老婆孩子受罪,四怕时间没准谱。农民工的“四怕”,足以表明“民工专列”并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

  关注民工,就是关注民生;善待民工,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想,当“民工专列”不再作为一个问题单独被社会关注时,农民工身份上的平等才能得以充分实现,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相关专题:2006年春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