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总理住在难民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08:15 环球时报 | |||
19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方发言人正式宣布,提名伊斯梅尔·哈尼亚担任新一届巴勒斯坦政府总理。至此,哈马斯胜选后最大的悬念终于揭晓。43岁的哈尼亚身上,浓缩了以色列给巴勒斯坦人带来的一切苦难:贫困的生活、遭驱逐、被捕和暗杀的厄运。然而,他却是哈马斯内对以色列立场相对温和的领导人。 被人尊称为“谢赫” 哈尼亚头发灰白,留“板寸”头,蓄络腮胡,爱穿大袍,很有阿拉伯部落遗风。他1963年出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一个临海的难民营。生活简朴的哈尼亚,至今仍然住在那里。去过加沙的人都知道,那里的老式难民营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狭窄街巷的天空里拉满了电线,地面凹凸不平,排水系统裸露在外,绝大部分难民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作为第二代难民,哈尼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成长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确切的出生日期。幼时贫穷、苦难的遭遇,造就了哈尼亚坚忍不拔的性格,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对以色列仇恨的种子。 因为贫穷,少年时代的哈尼亚只能在巴勒斯坦难民救济机构开设的学校上学。后来,他在加沙艾资哈尔宗教学校读完高中。由于有这段宗教背景,人们习惯上尊称他为“谢赫”,也就是“宗教长老”的意思。1987年,24岁的哈尼亚从加沙伊斯兰大学教育学院阿拉伯语系毕业,并留校任教。这所大学被誉为哈马斯领导人的摇篮。在这里,哈尼亚加入了哈马斯,并成长为一名学生领袖,更重要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恩师———哈马斯缔造者兼精神领袖亚辛。 从大学毕业到1992年的5年,可谓是哈尼亚的“牢狱时代”。其间,他三次因为从事反以运动被以色列逮捕入狱。1992年底,以方将他及400余名哈马斯和杰哈德抵抗分子驱逐到南黎巴嫩。第二年,哈尼亚重返加沙,担任母校校长。 成为亚辛的使者 与精神领袖亚辛共度的岁月,令哈尼亚受益匪浅。亚辛对他十分器重,1998年将他任命为私人办公室主任,实际上就是亚辛的贴身秘书。这个职位使哈尼亚成了亚辛的使者,代表哈马斯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及相关各方,进行公开或秘密的谈判。哈尼亚与亚辛两家私交甚密,与阿拉伯国家使团会谈时,他的11个孩子会在亚辛家院子里玩耍,等候父亲。 哈尼亚人生中最惊险的经历,也与亚辛有关。2003年9月6日凌晨,他与亚辛参加伊斯兰大学一位讲师的家庭聚会。突然,传来F—16战机的轰鸣声。随后,以军战机向他们所在的小楼发射了两枚导弹,房屋立即面目全非。幸运的是,被炸前,亚辛与哈尼亚刚刚走出屋子,因此只受了轻伤,逃过一劫。 暗杀行动发生后,哈尼亚愤怒地对人们说:“这些罪行绝不会摧毁我们的意志,也不能迫使我们放弃权利”。从那时起,他开始注意安全,增加了行动隐秘性。但亚辛仍没能逃脱厄运,于2004年3月遭以军“定点清除”身亡。随后,亚辛的继承人兰提西也被以方杀害。从那时起,年轻的哈尼亚被选为哈马斯政治局委员,成为继祖哈尔之后哈马斯在巴境内的第二号人物。由于祖哈尔年事较高,且患有胃癌,哈尼亚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选后情况看,他似乎已代替祖哈尔管理起哈马斯在加沙的行政事务。 对以立场相对温和 尽管哈尼亚对以色列怀有国恨家仇,但作为政治人物,他的立场相对温和,基本上坚持政治斗争路线。早在1996年,哈马斯抵制法塔赫主导的自治政府选举,哈尼亚却主张积极参与。在本次议会选举中,哈尼亚为促成哈马斯参选做了大量工作,并作为哈马斯党团主席参加了竞选。在近期一系列讲话中,他都显露出温和的立场,主张在继续抵抗的基础上,与以色列展开谈判。18日,在本届议会宣誓就职仪式上,哈尼亚甚至表示愿在商榷的基础上与法塔赫在承认以色列问题上达成一致。 担任亚辛使者的经历,让哈尼亚成了哈马斯的“门面人物”,也成了哈马斯内部,既能掌控权力,又能被巴各派都接受的人物。与哈马斯的极端派相比,由他出任总理,对维持巴以现状是有利的,而以色列方面也会对这位哈马斯“少壮派”寄予些许期望。▲ 《环球时报》(2006年02月20日第十四版) 本报驻埃及特约记者 金谷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