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百姓总遇“红灯” 徐光春解读百姓关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22:1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题:热点话题传递的执政理念——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解读百姓关注 新华社记者谢登科、顾立林 河南,是一个诞生热点的地方;河南,也是一个被称为热点的地方。
2004年12月,徐光春奉调担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上任那天,他说:“河南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两会召开期间,记者选择了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议论较多的六个热点话题,在河南代表团驻地采访了徐光春代表。 要防止目标变成口号 热点直击:徐光春到河南履新后,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宏观调控、改革创新和以人为本;“四个更加重视”,即更加重视“三农”问题、社会稳定、人民疾苦和安全生产。在此之前,河南省委还先后提出过“一高一低”、“两个较高”等发展目标。 记者: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一个明确目标。但也有人埋怨说,我们的口号太多了,有时候一任领导一个口号,让下面无所适从。您这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光春:河南历届领导班子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先后确定了不同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 一个近亿人口的大省,工作千头万绪,每天万事杂陈,抓什么,干什么,不能没有个头绪。我到河南以后,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和“四个更加重视”,这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承诺。只有目标明确了,才好有努力的方向。但我始终告诫自己,提醒干部,更重要的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狠抓落实,否则,光说不干,目标也就变成了挂在嘴上的口号。 [中央精神链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不能让老百姓总遇“红灯” 热点直击:位于郑州市金水路的河南省委大院门前原来专门设置了一个红绿灯,主要功能是方便省委南北两个大院之间的通行。徐光春到任以后,要求有关部门予以拆除。他说:“前后多走两分钟都有立交桥,多花两分钟,老百姓就会畅通无阻,为何不做?”徐光春还连续两年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 记者:不少人说,徐书记连一个红绿灯的事情都不放过,显示了您为百姓利益着想的务实作风;但也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省委书记,应该谋大局,管大事,不能只抓这些眼皮子底下鸡毛蒜皮的小事。您如何理解“大事”与“小事”? 徐光春:河南民间有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实,老百姓对当官的评价,就是从一件件小事上得来的。不积小流,何以成大海?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连小事都办不好,何以办大事?所以,我从就任河南省委书记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就是必须把事关9700万河南人民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作为“大事”来抓,件件要有结果,事事要有实效。凡是群众需要,并且我尽自己的努力能够做到的,我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办。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好高骛远是要不得的,我提醒我们的干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每一件事关百姓利益的事情做好。 [中央精神链接]: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实事 。 读懂河南,需要一颗平常的心 热点直击:任长霞、洪占辉、魏青刚、李学生、……这两年,一个个来自河南的普通人物,一次次地感动了中国,也促使一些“偏见者”陷入反思与愧疚:河南是一本厚重的书,要真正读懂它,要工夫,更要一颗平常的心。 记者:相当多的人把河南尊严、形象和价值的回归寄希望于省委、省政府,特别希望领导同志用自己的从业经历、人脉优势和个人影响力去改变现状。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徐光春:我是河南的省委书记,自然要把河南的真实情况介绍给外界,让世人了解河南。在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原大地有2000多年都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文化、文明具有传承性,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人民所具有的勤劳智慧、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也体现在每一位中国人身上,关键是要把一个真实的、发展中的河南展示给世人,既不搞炒作,也不回避矛盾。 但我同时强调说,形象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要靠自己的发展来赢得尊重。我还想提醒一句,就是要真正读懂河南,需要一颗平常的心,不要有偏见。哪里都有闪光点,哪里都有阴暗面,而闪光点总是多于阴暗面,这是客观实际。河南是河南人的河南,也是中国人的河南。 [中央精神链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包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等。 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的 热点直击:河南的省、市、县、乡党委政府因即将换届而面临大范围“走马换将”,很多党员干部对此予以期待。徐光春专门著文《做人讲道德,做官讲官德》,并发出警告,“干部是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的”。 记者:您到任以来,已经主持了几次干部调整,涉及多个岗位。这些人的使用是否贯彻了您提出的上述原则?您感到满意吗? 徐光春:是的,在干部调整和使用的问题上,我一直按照中央的要求强调这些原则。前一段我们根据工作的需要调整了一部分干部,并且搞了公示。回头看,至少现在我是基本满意的;就我所听到的情况来看,干部群众也是基本满意的。但是,任何事情要百分之百地完美或者说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何况干部本身也是动态的、变化的。我的想法是,要通过努力让干部群众的满意指数最大化。 我始终坚持,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一定要既看政绩又看政德,既看奖杯又听群众的口碑。干部干部,就是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说出来的。该提的,不跑不说也会提;不该提的,再跑再说也不能提,不仅不提,一经发现还要摘掉帽子,依纪查处。在这一方面,真诚欢迎各界来监督。 [中央精神链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要结合做好全国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德才兼备、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要让我们的干部“干成事、不出事” 热点直击:从河南三任交通厅厅长相继落马,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因违法违纪被查处,震动了河南政坛。 记者:一些人认为,河南的反腐败成果来之不易,应该继续深究深挖,确保打击到位;也有干部说,是告状、矛盾酿成了这些"能力出众者"的悲剧。怎样认识这些观点? 徐光春:腐败的产生,既有个人原因,也有体制原因,还有我们管理上的问题。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反对腐败、惩治腐败的态度都是坚决的、明确的,对腐败分子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手软。去年以来,我们提出了廉洁兴省,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当然,我们查处的腐败分子也可能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不是腐败的理由。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本质上与做贼做强盗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姑息养奸就会贻害无穷,就会带坏党风、带坏政风甚至会带坏民风。所以,我们提出,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创新预防腐败的机制和办法,使之成为一道激浊扬清的"闸门",既防止“污水”横流,避免党的肌体发生病变,而且能够汇聚“清水”,激活动力。如何让干部干成事,不出事,这不仅是河南面临的课题,也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中央精神链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报告指出,既要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坚决遏制腐败;又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不能让企业背上政绩包袱 热点直击:近年来,河南一批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声名远播,相继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先进典型,有的至今仍以行业佼佼者搏击于市场,如新飞、双汇、许继、金龙等;有的却昙花一现,早已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如亚细亚、郑百文、春都…… 记者:企业的生死是市场的正常规律,政府的职责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有人说,一些“先进典型”有可能被披上不恰当的“政治外衣”,成为干部炫耀政绩的资本 ,这是更大的悲剧。 您认为呢? 徐光春:深层次原因就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政企分开搞了很多年,但现在看,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政府仍然管了一些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这些方面教训深刻。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时候了。要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该管的坚决交给“市长”,不该管的坚决交给市场,把政府的职能切实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下功夫,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政府职能转变到位了,对干部的考核也就不会再只看GDP了,也不会只看利税了,企业也就不会再背政绩包袱了。 [中央精神链接]: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切实转变政府管理经济方式,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