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2006年高考专题 > 正文

题名诚可贵 落榜不足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10:47 南方新闻网

  聚焦高考之回忆

  结束语

  本报在高考期间开设《我的高考故事》栏目几天来,热心读者纷纷通过热线电话、传真、短信等平台,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们当年那场没有硝烟的人生大战。倾听他们的回忆
,我们体验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也体味到参加高考几次连连失意的辛酸与无奈。好在,高考只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考上大学,固然值得欣喜,未能如愿,还可另辟蹊径。人生的方向,就在我们手里!在今年高考鸣金收兵的时候,我们关于高考的回忆也将告一段落。在代表热心读者向考生送出美好祝愿的时刻,相信那些曾经铭刻于心的激情与感动,会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精彩瞬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成为永恒。

  【故事十三】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讲述人:李平

  ●高考时间:1996、1997、1998年

  ●理想学校:

武汉大学

  ●职业:合资企业销售代表

  ●高考感言:没有迈过去的那道坎,为我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

  “高考”这个词语,曾经是李平心口上难以抹去的一道疤,“有一段时间,我不能听别人提任何有关高考的事情。”而今天,这个三次走上考场,却最终放弃这条路的高考“失败者”,主动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高考故事,“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我虽然放弃了高考,但却并没让我失去精彩的人生。”

  贪玩儿、调皮,是同学和老师对李平的第一印象。那时候,学习对李平来说是“天下最痛苦的一件事儿”。1996年那个夏天,李平第一次走进高考战场时,“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因为我实在不想读书了。”考试成绩下来后,李平没有意外地落榜了。他还记得放榜那天,爸爸妈妈挤在人群里看榜单,自己跑到学校旁边的游戏室玩游戏,等到想起考大学这回事儿冲到学校门口时,所有的人都走光了,只有李平的爸爸妈妈还在等他,而迎上来的,是父亲一记响亮的巴掌。“说实在的,那个巴掌没让我觉得怎么样,可是看到我妈妈一边流泪一边坚持在榜单上找我的名字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真没良心。当时就决定复读,一定要考上大学。”

  复读的第一年,李平脑海里总是出现母亲流泪的情景,他开始放弃足球、游戏,早晨起来念英语,晚上在教室里做题,“说实在话,那段日子真难熬啊,为了别人,你要坚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现在想想那段时间,活得已经不是自己了。”1997年,李平拿到一所本地专科学院的录取证书。看到儿子进步的父母在欣喜之余,决定让李平再复读一年,“今年专科,明年就是本科了。”

  “我第三次走出考场时,感觉非常不好。”而同样失败的结果,让李平深深怀疑起了自己,一贯自信的他决定放弃高考。暑假,他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和父母谈判,“我一直喜欢计算机设计等操作性的东西,我要去学这个。他们同意了。”

  三年后,精通应用软件设计的李平在一家法国公司找到了工作,经过几年打拼,已经做到公司管理层。“我祝愿所有的考生都心想事成,但也想告诉那些或多或少有些遗憾的考生,除了高考,还会有其他实现你人生精彩的方式,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坚持下去。”

  【故事十四】

  几分优势考上北大

  ●讲述者:秦岭

  ●高考时间:2000年

  ●考入院校:

北京大学数学系

  ●目前状况:继续深造

  ●高考感言:侥幸上了北大,但对我一生都有好的影响

  2000年,秦岭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云南那个小镇里,他是第一个考上北大的;2004年本科毕业的时候,他又被保送到

清华大学读研,能够先后到全国最有名的两所大学读书,秦岭成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时经常提到的榜样。

  “能上北大,算是侥幸”,2000年,秦岭以超出录取线几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回忆上北大的过程,他用这句话来形容。由于高考期间休息不好,秦岭高考完后感觉成绩不理想,“当时语文和英语考得很差,尤其是英语,以平时的成绩来看,我发挥得很差。”因当时实行的是考后估分报志愿,“当时不敢报北大,只是想找个稍微差点的学校报个好点的专业。”,秦岭打算放弃自己的理想——北大,而填报上海交大的几个热门专业。

  “得感谢我的高中班主任,他建议我填报北大。”经过两个月忐忑不安的等待,最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他的手上,“我觉得如果从过程看高考,不满意;从结果看,我觉得还算庆幸。”

  “上北大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结果,得到一些东西,必然失去一些东西,但是我相信在北大的生活对我的影响是一辈子的。”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研后,秦岭依然认为,在北大上学是他一生中最庆幸的选择。

  故事十五】

  只读一年立即分配

  ●讲述人:罗元武

  ●高考时间:1960年

  ●考入院校:湖北水利电力专科学校

  ●职业:退休前是经济师

  ●高考感言:高校盲目扩招,牺牲的是一批又一批学生利益

  1960年参加高考时,罗元武正赶上那个年代的高校扩招。为招到学生,不少中专学校也改为大专院校,几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读大学。“因为读大学很容易,所以考试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罗元武回忆,当时学校还给他们做油炸饼吃,开玩笑说是“红烧肉”。他带着父亲的手表去参加高考,一考就考进了湖北水利电力专科学校,读水电站管理专业。

  “那时候高校为招到学生,连初中生都招进来。”罗元武说,结果一到大学上课才发现不对劲。一个简单的公式,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听就会,而初中毕业的学生听半天也不会,老师没办法进行正常教学。“为保证高校教学质量,最后的结果就是教育部一刀切让这一批大一学生全部分配工作。”罗元武说,那时他们还按干部身份发工资,月薪约为80元。

  只读了一年大学的罗元武并不愿放弃大学梦,后来他又通过单位读了一年北京水利电力学院函授班。1979年,37岁的罗元武又参加一次“高考”,考上中南财大函授大学,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

  “我们那时候读大学容易,出来找工作也容易,反正都是国家安排工作,个人是没有选择的。”罗元武感叹大学教育这些年变化真快。

  面对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罗元武觉得现在的学生不容易。“我女儿现在天天逼着小外孙读书,就是担心以后就业困难。”罗元武认为,其实考上大学并不代表一劳永逸,也要通过学习努力才能得到用人单位青睐。但现在高校盲目扩招,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最后牺牲的还是学生。

  【故事十六】

  炎炎夏日毛衣上阵

  ●讲述人:潘绍文

  ●高考时间:1978年

  ●考入学校: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职业:深圳市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高级工程师

  ●高考感言:一个最没有可能考大学的人,却偏偏考上了大学

  直到今天,潘绍文仍然记得1978年参加高考的艰苦。由于拼得太艰苦了,到了最后一门英语考试,尽管是在7月最热的时间,他因身体虚弱,不得不穿上毛衣参考。那个时候,他已经离开学校在工厂里当了11年的工人。

  1966年“文革”开始的那年,潘绍文只有13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其他原因,刚刚上初一的他不得不退学,进入一家机械工厂当上了钳工学徒。那时他物理、化学都还没上过,数学也只学到了开平方,几何、三角等都还没接触过。而英语他只是学了26个字母。

  在钳工工作中他学手艺要用到数理化知识,潘绍文只好自学。工厂学徒中很多都是因为出身等原因不能考大学,但知识水平很高,潘绍文经常找他们帮忙指点。几年下来,他逐渐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课程。

  1977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潘绍文也报名参加,但由于准备不足,第一次高考他失败了。半年后,他又报名参加1978年7月份的第二次高考,积攒了多年的力量终于爆发出来,尽管考试异常艰苦,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考最后一门英语时,他的体能严重不济,浑身发冷,最后不得不穿上毛衣取暖。结果英语成绩他只考了23分,所幸当时只是参考分,不计算在总分之内。

  高考成绩下来,潘绍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和语文5门总分是360分,而当年清华大学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也只有340分。在当了11年工人之后,潘绍文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华中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

  回想自己的高考,潘绍文感觉自己十分幸运。因为从小学到初中的所有同学中,条件好的人多的是,但只有他一个人考上了大学。

  本版统筹:本报记者王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王莹张小玲徐维强张璟

  图:

  考试结束后,路远的考生由高考专车接送。当年条件远不及现在,高考故事讲述者多半未能享受如此待遇。本报记者孙涛摄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2006年高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