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16:19 南方网 | |
南方网 南无言 中央近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继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收入分配改革以来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充分表明中央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的坚定态度,也表明中央在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慎重之情。毕竟,收入分配改革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情,也是落实“发 收入差距拉大是一个国际性话题和全球性问题,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就着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即便如此他们在当代依然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不能仅仅归罪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因而,我们需要做好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即伴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收入差距的拉大可能还会日趋严重。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并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提高,也不是简单的GDP增长。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生活时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平等起点,亦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的生存权利、平等的工作权利、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平等的性别权利等。一个社会对于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予以有效的保护,是社会公正的底线要求。 收入分配缺乏规范和制衡是造成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市场分配的客观调节机制尚未形成,行政权力又不受限制地直接介入分配,现行税收制度在调控社会财富功能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使经济增长成果向少数人集中。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由于收入差距的不断被拉大基本上是缘于权力和垄断或制度的因素,因此,其社会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更有甚之,富者轻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大事张扬的同时流露出贱贫的心态,而穷者则因为机会的不公而失望,进而产生仇富的心态。这种局面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上世纪末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梦魇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创新发展观,将收入分配作为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和评价发展成就的一个标准。首先,通过投资再分配政策增强低收入群体的"造血功能"。其次,确立增长与分配目标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标准。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整高收入阶层、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保障低收入阶层”,最终目标是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因权力、垄断而导致的分配不公造成的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这次改革将首先从解决当前在收入方面存在的较为紧迫而突出的问题入手,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加大扶贫济困的力度,解决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其次是解决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和公务员工资问题。毫无疑问,这两个群体的收入被列为优先改革和调整的目标,实在是因为他们代表了当前收入的两个极端,反映了分配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老百姓感觉社会不公平的直观写照。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和规范,必将赢得民心,也将会降低改革对社会稳定造成的震荡。 由于此次改革的目标是要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以及规范既有利益行为,必然会触动相当大群体的现实利益,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必然是一项艰难的改革。全党上下对此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改革的路径选择也当慎之又慎。各个利益群体也必须明白,只有置于法律有效约束和充分竞争下的收入制度,才是取之有道的制度,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当然也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编辑:东雪) 相关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