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记忆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7:24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 |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 杨磊 实习生 戴宙航 杜娟 620多名武汉医生驰援唐山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唐山。第二天,武汉地区迅速组成620多人的医疗救护队奔赴灾区。作为最早赶到的医疗队之一,医护人员在余震不断、 最难忘4岁男孩挥着残臂说再见 陈实:58岁 武汉长航总医院院长 1976年7月31日凌晨,唐山市迁西县一所乡镇小学里,长航医院医疗分队设立了临时救护点。伤员陆续被运来,这些残垣断壁下的幸存者脊椎损坏、骨盆骨折、膀胱破裂……32名医护人员投入抢救。 相隔30年,再次回忆那段经历,陈实这名在部队锤炼过的汉子数次哽咽。 “给医疗队印象最深的是一个4岁多的男孩。他爸爸妈妈没了,孩子的右手臂从手腕处截断。孩子特别乖巧,不哭也不叫,每天吊着缠了白色绷带的残缺手臂,在大院里到处看。三天后,孩子被姑妈带走。他挥舞着残臂睁着大眼睛说‘叔叔、阿姨再见’。在场的每一个医生护士都流泪了。” “那次,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人关键时刻体现出的一种精神。这种坚韧的精神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就体现出来了。” ——“发生地震的第二天,武汉地区立即派出了六百二十多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摘自1976年武汉市革委会卫生局“第128号”文件《关于立即做好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工作的通知》) 废墟里扒出抗生素 唐振田:75岁 武汉市第一医院退休副院长 唐振田也是武汉市第一批赶到灾区的医生。他被任命为一个70多人医疗分队的队长。1976年7月31日凌晨,医疗分队到达迁西县洒河桥镇高中,简陋的席棚里已躺着四十多名重伤员等待救治。 带去的医疗用品很快用完。“骨盆骨折、膀胱损伤的人很多,需要大量导尿管,我们急中生智,抽去电线中的铜丝代替导尿管;缺少夹板,就用木板做;没有无影灯,就用电筒、镜子……” 当时,一名叫曹亚男的重伤员,骨盆骨折,膀胱破裂。“但手术要用抗菌素没有了。医疗队派人想方设法赶到地震现场,从被震垮的医药公司废墟里挖出抗菌素回来用上”。 在曹亚男离开时,医生们送给她一首诗:“雪压青松松更青,雪打红梅梅更红,顽强战胜伤和痛……” ——“震后十几天所受的痛苦,我实在难以忍受,已没有了生的信心,只想一死了之……但当我看到这些鼓励的词句,顿时增加了我战胜死神的勇气和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摘自曹亚男《永生永世的感念》) 恶劣环境中抢救兄弟姐妹 郑英健:76岁 武汉市第二医院普外科退休主任 郑英健,这位仍然在手术台边指点手术的老医生说:“那是我一生中最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迁西县一个合作社临时救护点,余震不断,“那时候,到100米外上厕所,要两个人一同去。其中一人在外面守着,怕万一余震将厕所震垮了,好把压在里面的人救出来。厕所里的人,一只手撑在头顶,遮挡被余震震下的砖瓦,另一只手伸在屁股后不断驱赶苍蝇。” 每天除了治疗看护病人,医护人员还要抽空洗刷床单,劈柴加热消毒锅给手术器械消毒。 “在那种环境下,你感觉的不是普通医生和病人的感情,绝对不是,那是兄弟姐妹共患难的感情。” ——“在塑料布搭起的简陋手术室里,在药品器械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四分队的同志施行剖腹探查手术,清理巨大的血肿,止住了出血,把伤员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摘自1976年8月31日武汉市“抗震救灾简报第五期”《记战斗在唐山地区的湖北医疗二队》) 救护列车上的特殊任务 张惠英:71岁 王自珊:63岁 武钢总医院外科退休医生和退休主任 7月20日,张惠英见到王自珊时说:“这是我们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在唐山的救护火车上。” 1976年8月3日,他们接到命令到唐山接一批伤员回汉。王自珊没有带换洗衣服,拿了3块钱就登车了。而身上那套衣服,他持续穿了21天。 火车进入唐山。很快,伤员被陆续送到火车站。10多名医护人员将重伤员安排到列车三人座位上躺下,轻伤员则坐在两人座位上。 此行目的地并不是武汉,而是安徽淮北。车开不久,一名老太太破伤风发作,但车上没有氧气。他们想给她打针,可火车颠簸加上老太太剧烈抽搐,针打不进。太婆死在列车上。“那一刻,我真的感觉无能为力。我只希望火车尽快到下一站,将太婆送出去抢救。”王说这段话时有些断断续续。 ——“在承担护送伤员到外地治疗的任务时……一位手术后的病人四肢不能活动,但要大便,车上找不到任何可以接的东西,赵医生毅然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摘自“抗震救灾简报第五期”《记战斗在唐山地区的湖北医疗二队》)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