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大地震30周年专题 > 正文

唐山重建选址曾发生分歧 新城在原址向北推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06:45 国际在线

  “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一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唐山重建中,与外界相联系的道路、通讯、电路等设施都“留了一手”以备不时之需

  唐山地震发生后,所有的“生命线”工程几乎毁于一旦。

  公路被毁;桥梁拦腰截断,铁路路基变形、列车脱轨,停运;机场所有的航空导航

  系统全线停滞,只能靠人工手势指引飞机起飞着陆;通讯、电路、水路全面卡断。

  正是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伤员急需外送救治,数以几十万计、又渴又饿的灾民等待着救援物资的到来,而各地的亲友也等着报平安的电话打来……由于上述生命线的“短路”,都出现了问题。

  唐山重建的过程,就是面对地震废墟,运用科学手段重新造城的过程。

  “生命线”有了二手准备

  唐山地震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

  29日深夜,辽宁邮电系统维修队修复了关外三省经唐山通往天津、北京的电话线;

  30日,一辆由油罐车改装过来的水车第一次把清水送进了干渴的唐山;

  8月7日,在铁道兵部队的抢修下,京山铁路恢复通车……

  《唐山大地震》一书记载了上述情况。因地震后24小时是抢救的“黄金时段”,此时救出来的伤员存活、救治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唐山地震后,如何保证“生命线”畅通成为唐山重建中首先考虑的问题。灾后30周年,这一课题唐山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一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唐山重建中,与外界相联系的道路、通讯、电路等设施都“留了一手”以备不时之需。

  河北省建设厅办公室主任程才实至今还记得,灾后唐山市中心区新华西道重建时的一个施工奇迹。“市政、供水、邮电、煤气、热力、加之发电厂等单位穿插作业,仅仅一次破土,8种28条地下管线便全部嵌入地下。”据程才实回忆,类似的联合施工还很多。

  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联合施工使得地下管网线路避免了以往的交叉打架的情形。据唐山市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于山介绍,《唐山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出台后,市政府今年还组织了石油、煤矿、水、电、通讯等系统的应急演习。

  而唐山经验也成为国内城市在这方面的范式,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一些老城市,在针对旧地下管网错综复杂,一旦出事,就彼此牵连的情况时,都开始借鉴唐山模式。

  重建选址分歧

  实际上,“生命线”的保障只是唐山重建过程中,科学决策的诸多影响之一。科学建城贯穿了城市重建的始终。

  1979年9月,10万大军进入施工现场,20多位规划专家齐聚唐山。但就在这个时候,分歧出现了。

  “当时出现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据程才实介绍,一种观点是异地建设,放弃原来的城市,放弃唐山。理由是市区地下的断裂带随时可能引发大震,此外,原地重建、清废墟、搬迁,费时费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原地建设有利于保持其历史特色;此外,原地重建还能减少征地、迁移的巨额投资,节约土地。

  从事后的情况来看,新唐山最终还是选择在原址上修建,但整个城市往北进行了推进。在通过对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考察后,把新城区确定在北部。而一些处于活动断裂带附近的大型工厂也随之迁移。

  恢复重建的老城区中,原“路南区”由于地下有断裂带经过,“劣中选好”,适当建设2~3层住宅及商业网点;原老市区则从原来的路北区起步,往“承载力”强的西北方向移动;至于东部则避开采空塌陷,以及其他的危险地段。

  一个积极的消息是,一些专家目前正在向建设部积极进言,希望立法改变目前农村宅基地村官审查的制度,转由地、市级政府出面勘察、规划并审批。

  在唐山,这样的措施可以逐渐引导村民住到安全地带;与此同时,还将对农村中修房盖屋的工匠进行培训、施以持证上岗制度,以提高村民住宅的抗震性能。

  “最重要的是要对农民建房给予补贴,支付因提高抗震标准而增加的那部分成本。”黄世敏测算的结果是,这笔费用大约是村民原建房费用的3%~5%。

  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的是,我国首部《农村和集镇抗震设施标准》目前已在起草之中,这将改变我国农村修房建屋没有标准、无人管的局面。

  花钱买份保险

  与农村相比,我国城市新建建筑抗震设防要求,也是伴随着唐山地震而逐渐改观。建设部抗震办贾处长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新建筑一律是按最新的抗震防震标准实施,违反者须拆了重建。但现在让人头疼的是一些上了“年纪”、抗震标准较低、需要加固却未曾加固的老建筑。

  事实上,“八五”“九五”期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过一段时间老建筑加固工作。但后来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开吃饭,这项工作转由地方自行实施、费用也难自理。但据有关专家透露,由于各地经济状况不一、重视程度不一,这项工作后来几近停滞。但实际情况是,一些老房子、尤其是按照“74标准”修建的老建筑,更是不堪一击。

  “目前城建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和认识水平有关系,一是不懂,二是懂但不够重视。”出席“第一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的建设部副司长曾少华26日在发言中表示,现在一些政府对抗震防震工作不够重视,有的是侥幸心理,有的是机构不健全,还有的则是财政存在困难。在其看来,与规范农村住宅抗震防震标准同等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城市市政建设的抗震防震水平。

  “其实防震工作就像花钱买保险一样。”周锡元院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困难时谁都不会想到要买保险,但经济发展了,防震抗震水平却远跟不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