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未销毁一枚?日在华遗留化武清除进度调查(6)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7:24 中国新闻网 |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政府各部门协作处理化武 就解决日本遗留化学武器问题,中国政府一直设有专门的机构同日方保持联络。19 99年8月,在《备忘录》签署后不久,中国外交部即汇同总参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成立了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问题办公室。根据《备忘录》的规定,该办公室随后开展了销毁化武技术的论证,专项环境标准的制定,规划、设计、建设销毁设施等大量工作。国家环保总局也配合出台了若干环境保护标准,如《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氰溴甲苯》、《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标准(试行)》等标准。 而地方政府方面,有日本遗留化武的省、自治区也加紧进行自己的配套工作。2004年7月,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预防和应急处置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突发事件预案》。根据《预案》要求,全省各地如发生“日遗化武”突发事件,警方要保证在接警后及时受理,立即报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指挥协调组,及时制定抢救和疏散人员的方案,并将侦查结果迅速提供给相关部门。 去年6月,经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准,国家国债投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在敦化市成立了敦化市中毒救治基地,防化疗病区面积为2400平方米。该基地属三类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主要功能是负责当地居民和化学武器销毁工作人员的损伤救治。 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政府 今年3月,51名国内日遗化武受害者在哈尔滨黑龙江省第二医院南岗分院接受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这次参加体检的受害者除了“8·4事件”的43名受害者外,还有中国第一次、第二次向日本提起化学武器诉讼的部分受害者,以及吉林省敦化市的两名受害儿童。51名接受体检的受害者当中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57岁。 在众多的受害者中,王成的伤势最为严重。“8·4事件”中,王成遭受到毒气伤害,造成他的下肢皮肤大面积坏死,并永久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两年多来,王成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每天都要忍受腹部的剧烈疼痛。 罗丽娟介绍,体检的结果不容乐观,“8·4事件”后要求赔偿时,受害者并没有考虑那么多,但现在看来,受害者的后遗症比想象得要严重。2005年的时候,一位在“8·4事件”中受伤的小女孩去日本做了一次体检,不但查出呼吸道受损,脚上有严重外伤,而且证实了中毒事件给她的生活留下了后遗症——今后不能生育了。“现在受害者大都对自己受的伤不太明白,他们只知道自己中毒了,但还不能确知这种毒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什么。”罗丽娟说。 “按照日本的法律规定,案件的诉讼时效为3年,今年马上就到期了,我们已经提交了延期半年的申请。”经过了漫长的3年,罗丽娟也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力、物力,像这样的集体体检每次要1万多元,一年两次。而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公益性质的,完全没有向个人收费。” 在这个问题上,罗丽娟更希望能通过两国政府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但她感觉目前日本政府根本不想赔偿,就像当初“8·4事件”时,日本方面提供的资金只称作是“处理费用”,而不是赔偿金。“如果政府之间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只能走法律途径,但胜算不好说。” 曹志勃在谈到如何解决日遗化武难题时,认为民间应该加强呼吁,舆论也要跟上,但最关键的是中国政府要和日本政府继续交涉。目前急需中国政府解决的问题,包括迫使日本政府尽快公布有关毒气生产、在中国使用和埋藏的档案,敦促日方全面展开遗留化学武器的处理工作,以便把伤人事件控制到最小限度。 中国人有“以史为鉴”的古训,但在记者的采访中,历史似乎正在变得淡去。在前述化学部队的旧址和仓库所在地,程先生告诉记者,这一旧址什么都没剩下了,墙倒了,房也拆了。而当记者驱车赶赴该地采访,问当地人具体地址时,没有人说得清。 采访最后,记者得知另一名“8·4事件”的中方代理律师李海洋日前因病去世,他最终没有看到官司胜诉的那一天,而他的搭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一定会把老李的事业进行下去。” 这听起来有些悲壮。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