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京城“包租公”百态 靠房吃饭“富不过三代”?(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1:01 中国新闻网

  傍老族:祖上有房后辈福

  张圆圆今年大学刚毕业,早在她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自己名下就已经有了一套住房:南城、100多平方米。大学期间她经常带着同学到家里住,开派对、养宠物。许多家不在北京的同学对她羡慕至极。

  她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她也并不是很急于找工作。她已经搬回到父母的住处,现在她名下的房子已经出租了,当然,租金收入是归她的,父母并不干涉,只是在房客的选择上,两人要把把关。

  “有2500多块,我活得还行。” 张圆圆说,现在她已经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小店,半玩半做生意地开始了无忧无虑的职业生活。被问及是不是就此不工作了,她告诉记者,还是会去工作的,但是如果小店的生意好能赚钱就找同学来合伙做大。

  “现在孩子不像以前,都喜欢自己住,我就买了房子给她,而且离她的学校不远,很方便。”圆圆的父亲,张先生这样说:“如果她不住或者将来嫁人了还可以租出去,总之趁着有钱就买房子,我女儿有了房子怎么都饿不着。”

  张先生一家本来就住在南城一所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房子就是给女儿买的。老北京人讲究有钱了置办房产,“拿着房子怎么都不会是负担,想卖就卖,想租就租,亏是绝对不可能的。”

  1995年,新政策规定,职工可以从单位成本价购房,因此韩先生以不到两万元的价钱买了套北展房子。

  老北京:租掉旧房换新房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贷款买房以后,“以房养房”成了大多数北京人实现“大房子”愿望的方式。韩先生是北京一家民营餐饮企业的股东,他在贷款买了几百平方米房子的第3年,就还清了所有余款。在他看来,拥有两所房子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北京人身份带给他的一所曾经廉价的房屋,现在已经在黄金地段水涨船高了起来。他所轻易获得的这套房子,现在已经出租给一个外地来京打工的三口之家。

  在韩先生的朋友圈里,和他一样拥有两所住房的北京人不在少数。他除了目前居住在天通苑那套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以外,北京展览馆附近单位分的小房子已经出租了。房子60多平方米,租给了一个外地来京的三口之家,凭着房子的位置好,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租金收入。

  “之所以在天通苑买个大点的房子,就是考虑老房子能出租个好价钱,还贷款的负担小。”韩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同事几乎都是这样换的大房子,加上有私家车,稍远一点的位置不算什么。

  老房子是20年多年前韩先生的单位分的,每个月给单位十几块钱就算是租金。一直到1995年,新政策出来,职工可以从单位成本价购房。韩先生以不到两万元的价钱买了这套房子。“当时,北展这块地儿还没有现在这么繁华,现在西直门到白石桥一带房价都噌噌地涨,这套房子要买,也得70万元。”韩先生说。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