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讲座实录:新华社刘思扬谈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9:58 新华网

  近年来新华社几个农民工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刘思扬:正面报道的另一种类型是重大主题报道,也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报道。这类报道选题要在党和政府想说的、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我把这个叫眼睛向上与眼睛向下结合,这样才可能产生社会共鸣效应。

  党和政府想说的,一般和大局有关;人民群众想听的,常常带有普遍性、针对性。主题报道的选题在这个结合点上寻找,就能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

  2002年以来,新华社每年都要在春节前后,也就是农民工返乡或回城的时候,组织有关农民工的大型调研式报道,因为这个时候形成的"民工潮",使社会对民工的关注度最高。

  第一次主题报道叫"走近民工",第二次叫"关注民工工资",第三次叫"农民工子女求学调查",第四次叫"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第五次也就是今年,叫"新春回访农民工"。每一次报道都集中在一周左右。

  为什么每年都要策划这么大规模的报道?最早的念头产生于我看的一份材料,那份材料把中国1亿左右的农民工比作城市的"脚手架",意思是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拖欠工资、超时劳动等现象非常严重,也很普遍。

  这个材料还说,如果每个农民工每年给家里带回去2000块钱,一年就有2000亿流向农村。这个数字触动了我的神经。大家想一想,2000亿,这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再说,广大农民工靠正当劳动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的事情。歧视农民工就是歧视农民,就是歧视农村,就是歧视农业。所以农民工碰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大问题。

  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和我的同事商定,每年春节前后策划一组有关农民工的大型报道。为了写出深度,写出感情,第一是我们确定了体验式采访的思路,着重反映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挖掘他们的情感世界,目的是引起社会关注。我们的记者有的同民工一起挤火车同行数千里,有的与搬家公司民工一起劳动,有的到建筑工地和农民工一起干活,还有的和农民工一起讨工钱。

  这种采访方式,拉近了记者与农民工的距离,农民工把新华社记者当作自己的代言人,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忧苦、梦想和欢乐。

  我们的很多记者也是含着眼泪采访的。看看这些题目,《离乡的日子--与民工同行四千里》《进城,要过多少槛--民工进城的烦恼与哀愁》《"明天的工作在哪里?"--外地民工在北京就业见闻》《奔波三千里忧愤两百天--民工卢连庆讨债记》,不带着感情深入采访,是写不出这些报道的。

  由于主题选得准,这组报道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2003、2004、2005,连续三年,我们又以大型调研采访的方式,关注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学上学问题、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问题。这几个围绕农民工切身利益组织的报道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共鸣效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讲座实录:新华社刘思扬谈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5)
讲座实录:新华社刘思扬谈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