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讲座实录:新华社刘思扬谈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11)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9:58 新华网

  刘思扬: 善于把握社会脉搏 敢于回答时代命题

  刘思扬:善于把握社会脉搏,敢于回答时代命题。

  应该说,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更高要求。把握不准社会的脉搏,我们的策划就缺乏针对性;回答不了时代的命题,我们的报道就会软弱无力。

  什么是社会脉搏?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大众在想什么。什么是时代命题?就是受众要求我们回答的重大问题。

  1997年,邓小平逝世,海内外更加关注中国的走向。为什么说更加关注?因为小平同志生病住院时,海外媒体就不断猜测邓小平的身体。他们把邓小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的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

  我记得1995年,在八届全国人大的一次会议上,记者们围住邓小平的女儿邓楠采访,第二天,大多数记者发出的报道都是邓楠谈的方方面面。而新华社记者却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邓楠说,小平同志身体很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来这篇报道获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为什么这篇报道反响大,因为它回答了海内外关注的这样一个问题:小平同志身体到底怎么样。通过邓小平女儿的口透出这样的信息,对稳定人心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平逝世后的报道应该怎么搞?对于新华社来说,当然是个重大考验。当全国人民还在悼念邓小平的时候,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说,小平逝世后,全国人民都很悲痛,海内外都很关注中国的走向,报道要旗帜鲜明地回答这个问题,人民不只是悲痛。他还给这篇报道提出了这样的立意:悲痛但不失信心。郭超人的这一立意,确实显示了一代名记者的政治眼光和大局 意识。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篇报道,郭超人责成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的何平同志牵头,具体由我和现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的贾永一起采写这篇报道。

  我们在文章里引用了一位农民的话。他说,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的逝世,是我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三次记忆。毛主席逝世时,我才13岁。泪水止不住地流,好像天塌了下来,以后的路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平离去了,他把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国家留给了后人。抓住这个细节,实际就抓住了整个报道的基调,这就是痛心但不担心,悲伤而不迷惘。这篇报道尽管六七千字,还是被很多媒体刊载,有效地引导了舆论。小平逝世快10年了。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想像不出当时的情景。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人民群众的这样一种心态,并通过新闻报道响亮地告诉世界,却是需要政治家的眼光的。

  另一篇报道是邓小平骨灰撒放的报道。题目叫《在大海中永生》。小平同志是世界级伟人,他的骨灰撒放海内外非常关注。小平同志逝世后,我们多次参与有关报道,也采写了一批稿件,但我们感到,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还没有通过我们的笔充分展现。

  骨灰撒放是治丧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我们报道的最后一次契机。因为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感情在这一刻又会形成一个高潮。我们都觉得应该采写一篇通讯或特写,生动、深刻地表达出人民对小平的感情。应该说,这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我和现任新华社副社长何平同志承担了骨灰撒放报道的任务。骨灰撒放前,我们就开始构思这篇报道。但很久没有动笔,也可以说是无从落笔。有两个难点,一是报道中怎么体现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追悼大会已经作了全面阐述,各类报道也都有体现,这篇骨灰撒放的通讯怎么出新;第二个难点,怎么样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感情。这两个难点其实就是一个难点,表现形式问题。我们当时正在编一本书,叫《中国人民的儿子》。有一篇文章介绍,早在1920年,邓小平16岁时就越洋过海,到欧洲大陆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小平同志的一生和时代紧紧相联,和大海紧紧相联。大海是小平革命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生命的归宿。他有着大海一样的性格,大海一样的胸怀,大海一样的业绩。我们的思路很快就明确了:以大海为主线,以撒骨灰为切入点,突出他对改革的贡献,对开放的贡献,对“一国两制”的贡献,体现邓小平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主题。

  现在看,这种表现形式并不复杂,但当时要找到这种形式并不容易。准确体现时代主题,找到合适表现形式,这篇报道就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局的把握、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平时的学习积累、采访写作功底等等,都体现出来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讲座实录:新华社刘思扬谈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11)
讲座实录:新华社刘思扬谈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1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