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统文化成时尚先锋 国学在中国年轻人中"着陆"(4)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14:41 中国新闻网
启蒙馆里,撒下一片国学种子 文/赵涛 2007年1月13日,星期六,北京孔庙,三九隆冬里难得的一个暖和天气。 这天下午,国学启蒙馆的孩子们上了三节课:经典诵读、古诗新唱和儿童经络操。 “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复习完以前所学《三字经》部分,韩国英老师领着大家齐读新内容,童声琅琅,回荡在古柏殿宇间。30分钟的课上,她给大家讲少年康熙除鳌拜,讲宣统3岁当皇帝,活跃的孩子居然听得津津有味。“老师,我知道,鸦片就是毒品。”这边刚夸完发言的孩子,那边就有孩子提问了:“老师,鸦片是吸的还是吃的呀?”热烈的讨论使下课推迟了好几分钟。 接下来是古诗新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授课的是一对老夫妻,张光宇老人弹琴,老伴教唱,旋律优美,歌声悠扬,稚气的合唱,竟颇有几分腾格尔放歌草原的味道。做完少儿经络操之后,孩子们有礼貌地跟老师鞠躬再见。 从2002年国学启蒙馆成立,四年过去了,这几位老师送走了一批批孩子,寒来暑往,不顾风霜雪雨,不计报酬微薄,近乎义务地坚持,为什么? “因为,我想守护孩子这片最后的净土。”音乐协会退休的张老师谈起孩子们,谈起他谱曲的20多首古诗词,眼神中跳跃着年轻。“我小时候还是读了点经的,这么些年证明,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对的,我希望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个链条,延续点什么。几千年的东西,要是在我们这儿断了,就太可惜了。” 韩国英从国学馆成立就在这里执教,这位25岁的民俗硕士说:“每当家长告诉我孩子有很大变化的时候,我特别有成就感,每当目送一批孩子毕业,会觉得那是经自己双手撒下去的一片种子。” “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数一数咱们一共有哪些朝代?” “告诉老师,臂弯处你们手碰到的这个穴位叫什么,还记得吗?” 响亮的回答,令很多成年人吃惊,毕竟,这都是些三四岁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背这些古文,了解这些东西,会有用吗? 这些生于70年代的年轻家长们看法似乎相当一致:我们这代人很少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需要摸索着寻找生命的智慧。今天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知古文化的美感,这些传统的养料,会积淀成骨子里的东西,厚实他们的人生。 孩子们学习的时候,家长也在隔壁教室里听课,传统文化与书法是他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亲子共学,其乐融融。每次课后,孩子总爱追问一些古怪的问题,为了相互交流、促进,家长们干脆也参与进来。陪孩子接触古典的过程,也给自己补了很多文化课,用家长自己的话说,是“一起从源头文化中吸取营养”。 这些家长,远的来自顺义、石景山,每周坚持接送孩子来国学馆,因为他们欣喜于孩子从这里开始的点滴变化:爱闹的孩子变静了,调皮的孩子学乖了,自私的孩子开始懂礼貌了—— 6岁的刘涵钊是被妈妈拽进国学馆的,现在他成了小国学迷,每天回家抱起的书尽是些传统故事、寓言之类的,还成了他小学班里的《三字经》领读员。 孩子能接受一条带小补丁的裤子了,因为《弟子规》里说“衣贵洁,不贵华”;孩子会跑到划拳的大人桌前朗声背出:年方少,勿饮酒…… 或许,背诵的东西孩子们不能彻底理解,但就在这种感知式的领略中,多少也会浸淫些祖先处世的情怀与生活态度。许多篇章,只是他们机械性的记忆和粗浅的印象,然而,在血液中静静流淌的传统精髓,会不知不觉影响着他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营养他们一生。 每届孩子一年修业期满,都会在大成殿前举行汇演。一脸稚气的他们穿着古香古色的唐装,在老师的带领下整齐地诵读《弟子规》《论语》等传统开蒙教材的优秀段落,并伴着轻快活泼的音乐吟唱着《清明》《悯农》等诗句,迈出他们与先人精神连通的第一步。 700年孔庙,文气氤氲,这处元、明、清三代的教化圣地,牌坊巍巍、古柏森森,驻足其中,时光仿佛一下子潜流到许多年前,斑驳的朱墙黄瓦,庄严的殿宇碑亭,静谧的氛围中,那些稚气的声音点缀其间——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1世纪的幼苗和悠久的传统,在这一刻和谐地融为一体。在这里,我们又捡起失落百年的祖先记忆,在重温中延续。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