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道歉制”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16:27 南方周末

  □蒋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得道歉,这没啥大惊小怪。可将道歉“制度化”,还有“首席道歉官”,就有点让咱“大开眼界”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许多航空公司已将道歉程序制度化,碰到航班误点或其他意外,大批专职“道歉员”会向乘客主动致歉,并送上几美元的慰问金或其他价值不等的小礼品。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一位“首席道歉官”,每年要为180个航班写道歉信,要向2万多乘客发致歉函,外加解释疏漏原因。今年头两个月,“美国航空”发出的道歉信比去年同期多出整整一倍!

  看来,即便是航空业最发达的美国,航空运营与管理也难如人意。然而,他们的“道歉制”却着实值得琢磨琢磨。一封道歉信、几美元的小礼物,看似“小恩小惠”,可折射出的却是“责任意识”,更是一种“心理公关”手段。正如一位“首席道歉官”所言:这不是我们必须做的,只是我们觉得这是客户应得的。道歉信的“安抚效果”相当不错。

  反观国内,虽说各地的机场越建越宏伟,飞机的先进性与国际步步“接轨”,可提到“软件服务”,却不免令乘客摇头皱眉。如果说天候状况、繁忙起降、航班延误等等具有不可预知的“必然性”,那么遇到问题与特殊情况,能不能给予起码的解释与安慰呢?事实上,在某些恶劣天气下,关于航班究竟是推迟还是取消,我们的机场显示屏往往“呆若木鸡”,航空公司问讯处“一问三不知”,旅客只能焦急无奈,傻等到精疲力竭。至于事后投诉,不是遭遇“闭门羹”,就是又惹一肚子火,哪有丁点儿的“上帝感”啊!

  说白了,只要肯花钱,硬件提升搁哪里都“立竿见影”;可包括服务意识、公共关系、人本环境等等的塑造却远非朝夕之功。由点及面,如今我们的许多城市同样正陷入“重硬轻软”的怪圈。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求大求最”的广场大街,并未使人们的“幸福感”成正比提高;相反,功利竞争使“与人为善”渐渐淡漠,某些商家极端逐利导致“侵权坑害”频频,政绩思维令某些官员“利令智昏”,各类“形象工程”更是劳民伤财……有鉴于此,人们对精神诉求的关注、对人文情怀的探讨,已是越发迫切。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看似复杂的高深理念,实际上,也是由点滴产生、从微观触发。仅就航班延误来说,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终归是给乘客造成了时间、精力等损失。航空公司解释缘由,坦诚道歉,给予适当“弥补”,这是起码的负责风范。而绝大多数乘客洞悉经过,心理获得平衡,也不会“得理不饶人”。双向作用,将心比心,矛盾与不满已然化解。推而论之,假如社会竞争公平公开;商家获利之时,明白决不能“杀鸡取卵”、坑害“衣食父母”;党员干部的考核任用更加强调民主决策,注重民生口碑……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何愁

和谐社会不能到来?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