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击质疑 国家博物馆刊文解密67天文物搬迁工作(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11:26 中国新闻网

  二、奋 战

  ——科学组织,团结协作,馆藏文物图书安全大转移

  62万件文物的成功搬迁始终是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进行的,是全体国博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结晶。可以说,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没有科学严密的组织指挥,没有万众一心的勇气和干劲,文物搬迁工作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圆满成功。

  “一切以文物搬迁为重”

  安土重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物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它的“安家落户”问题首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搬迁工作一开始,馆领导即明确指示:“一切以文物搬迁为重”。统一指挥,统一协调,集全馆之力,攻文物搬迁之垒。 运输招标、经费预算、文物包装、场地准备等各项工作陆续展开。

  2006年12月11日上午,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国家博物馆文物大搬迁整装待发。但是,由于人民大会堂有重要活动,天安门广场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文物运输车辆只能就地待命。

  同日,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有关问题,其中包括文物搬迁工作。会议要求有关部、委和北京市政府予以积极支持与配合。

  “特事特办”,充分表明了国务院的态度和决心。从此,文物搬迁各事项的审批一路绿灯,大大提高了搬迁进度。

  2006年12月11日中午12点整,文物运输的第一车顺利驶出了国家博物馆,文物搬迁工作从此正式开始。

  “我们的计划是非常科学周密的”

  国家博物馆人不会忘记,为了制订一整套科学周密的文物搬迁计划和方案,文物库房搬迁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的同志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这套凝聚着大家智慧与心血的文物搬迁计划,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国家博物馆人按部就班、忙而不乱、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搬迁工作。

  图书资料部主任黄燕生把早在2006年10月就已制订的搬迁计划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我们的计划是非常科学周密的。说其科学周密,是因为计划的每一项内容都切合实际,是用各种数据构成的,有预计箱数、包装拍数、用车量、仓储面积和时间表。事实上整个搬迁工作都是这一计划的实施。”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图书资料部的预计装箱数是13000箱,而实际装箱数是13197箱,两个数字出奇地接近。我们不由得惊叹其计算得准确。正因为计划的科学周密,文物搬迁工作才能顺风顺水地进行。黄燕生主任笑言:“我自己都没想到会搬迁得这么快!”

  在文物搬迁的计划、方案中,文物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确保文物搬迁的万无一失,指挥部定期对每一辆参与文物运输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对每一个参与文物搬迁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每一细小环节杜绝安全隐患。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的要求,国家博物馆通过文化部请求北京武警总队派出武警协助押运,很快得到了落实。每天有20名配枪武警参加文物押运的任务。

  每时每刻,指挥部与市公安、交管、武警等部门保持着联系。座机、手机、对讲机响个不停,各方通话此起彼伏。警车开道,武装押运,并随时准备处置突发情况。文物大搬迁在高度保密中,紧锣密鼓而又悄然有序地进行。一辆辆警车和随卫武警英姿飒爽、荷枪实弹的身影成为文物搬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