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击质疑 国家博物馆刊文解密67天文物搬迁工作(4)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11:26 中国新闻网

  “文物也是有脾气的”

  说起文物的包装,藏品保管一部副主任盛为人如数家珍。他说:“文物也是有脾气的。只有摸准了它的脾气,它才能妥帖听话。在动用文物前,要先对文物进行仔细观察,采用合理的取放方式。不能手持文物的柄、梁、耳等部位,要轻拿轻放,双手最好要捧住文物的下腹部……”。

  藏品保管一部的老同志对文物包装工作记忆犹新。他们说,我们部门早在2004年就陆续定制了一些包装箱。这些包装箱都是根据文物各自的尺寸和特点定做的。比如书画库的箱子应该是长方形的,便于轴画的存放。铜器库的箱子是正方形的。在包装的时候,一切得按照文物的特点来。再比如对小骨针、小骨簇的包装,得先用棉纸把它们包起来,之后在棉纸上贴上签,标上号,然后把它们装进囊匣,囊匣里垫上小棉垫。垫子要薄厚合理,太薄会磕碰文物,太厚则不稳定,把囊匣贴签标号后装进文物箱,文物箱仍然要贴签标号。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非凡的细致与耐心。如果编错了号,日后查找起来将非常麻烦。

  “这是我们大家的事”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说领导的高度重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缜密的计划保证了文物的安全迁移,那么全馆上下通力配合,各相关部门积极协作则有效地推进了文物搬迁工作的进程。

  藏品保管一部文物数量多,搬迁任务重,单靠本部门人员的力量,实在难以如期完成。就在这个时候,全馆各个部门都主动伸出援手,社会教育宣传部、图书资料部、文物科技保护部、展览一部、后勤管理服务处等部门纷纷选派精兵良将支援藏品保管一部。

  保管一部的全体同志更是不分彼此,在主任关双喜的统一调配下,团结协作,共同奋战。“这是我们大家的事。”藏品保管一部的老同志席育英如是说。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完成了自己负责的登编室的工作后,又主动到钱币库、书画库、艺术品库、发掘品库帮忙。她经常说:“或许我的力量有限,可是只要多装一个囊匣,搬迁工作就会早一刻完成”。所有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67天,62万件文物,70万册图书,运输车辆461车次,武警官兵武装押运760人次,警车开道300余车次。这些数字揭示了这次搬迁工作的艰巨。

  没有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没有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是不可想象的。在这方面,国家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家博物馆是一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大馆,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无形中为这次文物搬迁的成功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国家博物馆更是幸运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得到了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直接领导,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