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眼中的“汉光”军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09:22 国际先驱导报

  

台湾民众眼中的“汉光”军演

  军演开始,当过兵的往往喜欢品头论足,顺便遥想当年的“英雄事迹”;没当过兵的,通常就是以“看热闹”的心态来“欣赏”了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兰辛石井发自台北 母亲节那天,家里少了一个人——我弟弟被召集入营,参加5月14日开始的“汉光”演习去了。

  弟弟小我一岁,但是我们高中和大学都是同一届毕业的。身为家中老二的他台大毕业后,马上面临被征召入伍的选择。恰好新兵中心在召募志愿役军官,为了不想当个小兵,顶着台大的学历的弟弟前往应召,“国防部”自然是二话不说就录取了他。后来,弟弟依专长分发至陆军炮兵单位担任作战官,役期五年。

  弟弟此次行前,妈妈淡淡地询问:“到那里要不要带迷彩战斗服?”

  弟弟也是淡淡地回答:“不用,营区会准备,哪有连衣服都要带的道理?”

  母亲节的一大早,爸爸开车载他到指定地点报到。接下来的一星期,他将经历身为后备军官的第一次实战。

  老妈送走了老弟,默默地跟家里的小狗逗玩着,喃喃地说:“哥哥去当兵啰,你在家会不会很无聊呢?”小狗歪着头,似懂非懂地听着。

  演了23年的独角戏

  其实对于在台湾出生、长大的我们,对军事演习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小时候,因为两位姑丈都是

国民党的军官,常年驻守部队,不太常回家。如果碰上军事演习的时候,那自然是看着姑妈神情紧绷,而电视报纸往往大肆报道演习相关新闻,为的是“反共抗俄、宣扬国威”……

  我自己小时候也看过装甲部队移防,在地狭人稠的台湾,要移防而不被人察觉是不可能的。记得那天晚上,远远就听到引擎轰隆以及履带卡卡作响,久久不停。直觉是大部队经过的我骑上脚踏车,匆匆赶去声响来处。眼见所及,看不到尽头的装甲车、战车和吉普车鱼贯驶过,严肃的阿兵哥面无表情地望着前方,旁边尽是围观的民众。

  台湾年度军事演习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汉光”演习。“汉光”演习前身为“中华民国国军”与美军顾问团的“中美联合军事演习”。联合演习成员除了参演现役军人外,也涵盖预备役。当时,演习的重头戏就是南北军团全岛的“师对抗”。这名词到现在还被津津乐道,我也常常听到一些长辈们谈及以前当兵时“师对抗”的情境,像是行军几十公里、红军蓝军相见分外眼红之类的。而这些情节,在当年军教电影风行台湾时,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

  台美“断交”后,联合军演少了“男主角”,但戏还是得演。“国军”不得不开始唱独角戏。原先充满反攻意味的“师对抗”,也逐渐转变为较为保守的保卫性军演。1984年,这种全岛性的演习首度举行,代号“汉光一号”,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三号了。

  普通老百姓当热闹看

  军事演习对台湾百姓生活的影响,几乎等于零。受影响的往往是军人及其家庭,还有靠阿兵哥吃饭的小贩。有时候营区附近,总会有熟门熟路的当地小贩在阿兵哥出没的地方卖些冷饮小吃,除非是重炮靶区,不然军方也多半睁只眼闭只眼。

  由于台湾采取全面征兵制,因此只要是“正常”的男性,一生中都会有当兵服役的经历。所以在演习时,台湾百姓如何看待军事演习,就会分成两种主要的观点。

  一种就是当过兵的各军种老兵,开始为电视上或街道上出没的装备与内容品头论足,顺便遥想当年在军中的各种“英雄事迹”。如果与女性友人在一起,他们更是要好好吹嘘一番。而倘若是一堆老兵聚会,在军演的催化下,自然而然就会开始“表明身份”:我是陆军步兵xxx师xxx旅xxx营;你是海军xx舰艇兵;他是空军xx基地防炮营;那个在角落的,不是兵啦,是海巡部xxxx梯教官……

  另一种,举凡没当过兵的家庭主妇、学生、即将要当兵的年轻人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就是完全以看热闹的心态来“欣赏”军事演习了。而这样的组合,也往往是军事演习场地最大宗的观众。

  这次“国军”战机因演习的需要,降落在台湾中部高速公路上的演练,就吸引了大批群众“围观”。当战机降落的时候,甚至还会响起一片掌声。这时候哪里有什么军事机密、哪里会驱赶民众,反而是几百上千架的

数码相机和DV对准目标。看来有时候,军事演习在台湾反而是直接向群众做公关的好机会。

  近年来,“汉光”演习总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的“战法”,像是“境外决战”、“挖土机防空降”等看似成理却实用性不高的表演,或是演习“突锤(出差错)”的情况。比如鱼雷失效,还得动员岸上人力把鱼雷“拖走”的恐怖镜头。拜台湾传媒发达所赐,当我们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时,绝对是为这些年轻阿兵哥们捏一把冷汗。

  对防空演习已司空见惯

  其实台湾除了军事演习外,每年还会举办防空演习,代号“万安”。防空演习才真正是陪所有台湾百姓“茁壮成长”的共同记忆。

  上个月台北才举办过一次“万安”防空演习,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对防空演习司空见惯了,那一个小时就当作是休息时间。

  每当“三长两短”的空袭警报响起,我们一律躲在桌子底下,身体蜷曲一团,四指捂住双眼,拇指塞住耳洞,而嘴是张开的,为的是平衡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差;如果是在街上的行车行人,则马上就有警察来招呼你停车疏散,店家也会熄灯拉下铁门。这时候,再繁忙的城市瞬间都变成了空城,车水马龙的街道立刻哑了嗓子。

  大家别以为防空演习是全民拿起枪杆对准天空,我想那大概只有瑞士才做得到吧。只是防空演习在以前都有一小时,现在好像愈来愈短了。

  今天,是老弟入营的第三天。老妈在家里百无聊赖地走来走去,电视频道一个接一个的换,动不动就走进老弟房间看看。咦,网络突然断了,原来是她无聊去拨弄老弟的计算机设备,让我的无线网络连带断了线。老妈尴尬地笑一笑,把电源重新插上,继续和小狗玩去了。想必,她还是很想念老弟的吧。

  28万台军演练全岛皆战

  陈水扁欲将全岛军人和民众拖入自己的“军事告别秀”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闵瑟发自北京 “汉光”23号演习实兵演练阶段5月15日展开,台军将一连四天在本、外岛地区展开多项演练。有别于过去的“汉光”演习,今年的“汉光”23号演习堪称全岛皆战、全民皆兵。用台权威军事杂志《全球防卫》采访主任施孝玮的话说,“此次可算是全台首次的‘遍地烽火’演习。”

  28万台军全部投入

  “汉光”23号演习动员了台全岛各种兵力,不仅13万陆军全部上阵,海、空军各5万兵力,导弹指挥部6000兵力,加之宪兵、联勤及后备部队共28万之众全部“总动员”,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几乎所有台军部队全部投入。

  为了宣扬“全民国防”理念,台“国防部”责成操演单位分别在澎湖、花莲、宜兰苏澳、新竹湖口、台中港区、彰化花坛、屏东加禄堂等地区操演场地附近,规划数个参观点,开放民众自由参观,以形成“全民观战”。

  台湾民众不光要看,而且被要求参与配合同时举行的“万安”30号防空演习。该演练项目为“防空疏散”,时间大约30分钟,人、车一律接受“宪警”指挥就地疏散避难。铁路局各班次列车正常行驶,下车旅客立即接受“宪警”、民防人员引导疏散避难。高速公路交流道实施管制,行驶于高速公路车辆不予管制,下交流道车辆立即疏散避难。各公民营工厂、公司照常营运作业,惟须关闭门窗及实施人员与灯火管制。

  演练地点遍及全岛

  自1984年举行“汉光”1号演习以来,每年的演习区域都是在台湾本岛的5个战区或战区接合部按年度轮流进行。而据台军方高层透露,今年的“汉光”23号是陈水扁任内的最后一次“汉光”演习,其规模将大大胜过以往,演习区域也突破常规,在5个战区同时展开,北部、中部、南部、东部以及外岛各自演练不同的科目,可谓“全岛皆练”。

  “汉光”23号演习包括的课目之多也创了“汉光”演习之最:包括“三军联合截击作战”“三军联合反舟波射击”“战备跑道起降”“反特攻作战”“反空降作战”与“基地整体防卫作战”。

  所谓“三军联合截击作战”,主要是指海、陆、空三军协同,对假想的解放军攻台兵力实施拦截,致使登陆部队及装备大量消耗,无法继续执行登陆任务,须返港整补后再出发。“三军联合反舟波射击”,则利用对海火炮,假想对解放军舟波攻势进行射击压制,无法让解放军登陆舰艇顺利抢滩登陆,“基地整体防卫作战”指假想台军事基地在遭到解放军攻击的情况下,实施战力保存,以及反制反击。“反特攻作战”则是指假想反制解放军特种部队和特工人员对台实施特种侦察、特种破袭、暗杀、心理战等。

  陈水扁任统裁官“过干隐”

  这次“汉光”23号演习是陈水扁卸任前的最后一次,所谓三军联合作战“层次最高”,是指台军方特别安排由陈水扁出任部分阶段的统裁官,其目的是让陈“充分感受三军统帅权”,同时“凸显文人领军的意义”。

  陈水扁17日于新竹县湖口基地反机械化部队空降演练时露面,这也将是他任内最后一次检阅演习。

  对此,部分军方人士指出,演习统裁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战术素养,以往担任这一职务的“参谋总长”或“国防部长”,都是军人出身。陈水扁没有受过战术训练,无法对演习的优劣胜败进行判定,担任统裁官只是“过过干瘾”,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和http://xqdb.blog.sohu.com/

  ihl-market@vip.sina.com,转载稿费50元/千字,稿费请寄: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财务收,邮编:100803)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