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条祝福汶川放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02:50  新闻晨报

  

万条祝福汶川放漂

  □小女孩把祝福“装”进漂流瓶

  

万条祝福汶川放漂

  □在丝丝小雨中,晨报记者与19名志愿者将漂流瓶和鲜花送入岷江。 晨报特派记者 杨 眉 本版现场图片

  □晨报特派记者 高 艳 (四川汶川报道)

  “5·12”这一年

  红军桥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城城东,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的岷江,从桥下跌宕翻腾而过,水流异常湍急。昨天14时28分,晨报记者与汶川当地群众代表、援建单位代表及参加过“心跳如你——新闻晨报都江堰夏令营”的都江堰学子的亲友们一起,在岷江岸边肃立默哀,悼念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并将写有全国各地人民对震区人民1万条祝福的100只漂流瓶进行实地放漂,其中一部分漂流瓶被当地群众和援建代表当场珍藏。

  放漂者表示,感谢上海和全国各地对汶川的关爱。当天,参与放漂的汶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徐群英给晨报记者发来感谢短信:“昨天我们并肩抗灾,今天我们共建家园,明天携手开创未来!我相信我们永远心连心。 ”

  半个月收集祝福近15万条

  ■“一年了,汶水清清,废墟旁长满新绿。 ”4月24日,《新闻晨报》携手腾讯网,发起了“漂向汶川的祝福”漂流瓶活动,呼吁晨报读者和全国各地的网友为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祈福,为幸存者加油。

  早在3月初,晨报就有不少读者表达了想到震区看看的想法,家园重建得如何,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如何安排的,心灵上的创伤痊愈了没有,有多少家庭已经开始再创业……包括全体晨报人在内,大家都很关心震区人民今天的生活。

  然而,有条件亲赴震区的人毕竟是少数。为弥补这个遗憾,4月24日晨报发起了征集祝福的互动活动,该活动得到了读者和网友们的热烈响应,截至5月12日,超过6700万人次点击该网页,收到在线祝福和邮件祝福已近15万条!

  为将这些滚烫、深情、真挚的祝福送到地震灾区,晨报决定入川送祝福。摆在眼前的紧要任务是从这十几万条祝福中精选出1万条。于是,记者连续5天守在电脑前,一条条地浏览来自各地的祝福。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大家的祝福都传递着这同一种声音。

  11小时行驶途中精心呵护漂流瓶

  ■为了抢时间,小车子在大型重卡间穿行,由于晃动,包装盒里的漂流瓶相互碰撞,发出“嘭嘭”的响声。这让我们很紧张,一边抓着车门,一边忍不住一次次打开包装,检查瓶子的情况。

  为配合震区重点交通项目建设,都江堰至汶川的公路在5月初即开始“单进双出”的交通管制。而为了悼念活动顺利举行,5月9日22时起,都汶公路将双向封路。为赶在封路前进入汶川,报社通知我们提前入川。

  5月8日下午,我们匆匆出发、轻装简行,随身最重要的物品就是装满1万条祝福的100只漂流瓶。为确保瓶子不因意外受损,记者早早守在登机口,早早地登上飞机,把装着漂流瓶的两个大包放在机舱行李箱最安全的位置。

  当晚,记者赶到都江堰。杨本富,都江堰人,他的外甥女胡静曾在去年7月参加过晨报举办的“心跳如你”夏令营,这段经历让他们整个大家庭都把来自上海的每一个晨报记者当作好朋友。杨哥原来是重型卡车司机,长年奔波在都江堰、汶川、马尔康等地,对都汶线非常熟悉。当得知记者要火速赶往汶川县城悼念汶川遇难同胞,他二话没说,5月9日清晨7时即开着自己的奥拓,接上晨报记者驶出都江堰。

  早晨起了大雾,能见度不足20米,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不时与重型卡车擦肩而过,这种路况非常考验司机的技术。起初,我们和杨哥都很乐观,认为这段全长不过百公里、晴天只需开3小时的山路,最多六七个小时就能到汶川。谁知,才行了不到20公里,往汶川、映秀方向的这个车道就“趴窝”了,光是漩口镇集中村的一个S形转弯,我们就等了40分钟。到了白花镇,已是下午两点。三个人各吃了一碗面,虽然辣,但味道香得让人难忘。

  过了映秀,车子少多了,但因为有不少险弯和急坡,奥拓车以均速50公里向汶川方向急驰。这是杨哥自大地震后第一次跑映秀至汶川的公路,一边开车,他一边忍不住叹息:“面目全非喽!”正说话间,一侧山面发生轻微滑坡,碎砂如瀑布般飞扬,激起一大片尘烟。杨哥猛踩油门,加速驶离了那段危险路段。

  傍晚6点不到,我们终于进入汶川县城。这个地震前常住人口不下10万的县城,街面上的店铺有一小半没有开张,略显冷清,但来来往往的人们看上去很从容。

  实地勘察,两易放漂方案

  ■为完成实地放漂的任务,来汶川的第二天起,我和同事杨眉开始分头考察汶川县城及周边环境。

  汶川是中国仅有的4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有“西羌门户”的美名。最初我们想把漂流祝福与羌族文化结合起来,想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羌寨作为放漂点。5月11日,我和杨哥出汶川县城向东,从317国道旁的一个羌碉处开始上山,车行10公里,一路险坡不断,与大卡车错身而过时,好几次我都感觉奥拓车的车轮就在峭壁边缘。位于山路最尽头的,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萝卜寨。那里也被认为是据说有4500年历史的古羌国遗都。前一天,“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刚在此揭牌成立。而第二天,村民将搬进位于老寨子上方的新家园,不少羌族同胞都在往新房子陆续背沙发、家具,为乔迁新居做准备。

  萝卜寨的羌族文化保存得不错,知晓度高,很适合作为送祝福的落地点。然而经了解,寨子的水源现在还来自“天上”,系将山泉水汇集后,供村民们取用,因此在寨子里随处可见背着竹筒取水的羌族妇女。在这种用水条件下,进行水路放漂显然不现实。这个方案只好放弃了。

  作为第二个方案,我们打算联系当地学校,与读书娃一起传递祝福,让代表着汶川未来的他们感受到全国人民的大爱。汶川县委办公室的刘书元告诉我们,由于地震中学校的房子都成了危房,所以当地中、小学生都被安排到四川的成都、资中和对口援建的广东等地借读,老师们也大多跟去了。如今在汶川县城是找不到学生的。这个方案又放弃了。

  我们重新考虑放漂地。《元和郡县志》记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而在古代,“汶”与“岷”相通,因此岷江亦读作“汶江”。既然汶川因汶水而得名,而汶水即为岷江,那么在汶川放漂,岷江应该是不二选择。统一思想后,我们重新开始用脚来丈量狭长的汶川县城,寻找穿城而过的岷江边最合适的放漂点。

  红军桥!1935年5月,徐向前、王树声等率部攻进汶川县城,运来竹子编制篾绳,修通两道索桥,乘胜继续进军。几年前,索桥被大修成如今的人行铁桥,是汶川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实地放漂的方案,至此最终确定。

  放漂一刻,岷江水涨亲吻鲜花

  ■几天来,我们在汶川交了不少好朋友。听说我们将在5月12日当天将万条祝福漂进岷江,大家主动表示,要做晨报的志愿者,进行实地放漂。

  5月12日,汶川上空阴云密布,与大家沉重的心情是那么地一致。上午9时半,记者来到位于红军桥下的一片河滩,进行放漂前最后一次环境勘察。居住在红军桥附近的社区居民,正在放漂地进行传统祭奠活动,红烛在江风中摇动,鞭炮声将思念送到远方。

  14时,中建一局下属正和机械有限公司的6名志愿者,作为支援汶川重建的代表,放弃休息时间,赶到红军桥下的放漂点。他们所承担的任务是块“硬骨头”,要在原汶东中学的校址上修建汶川县第一小学。他们来自北川、唐山、山东、江苏等地方,大家拿起漂流瓶,不约而同地在祝福纸上找着来自家乡的祝福。

  昨天是护士节。汶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8位白衣天使也来到红军桥下参加放漂,以此来庆祝自己的节日。14时28分,天空飘着丝丝小雨,在场的19名志愿者将漂流瓶和鲜花送入岷江。记者杨眉在前一天晚上手工折出的100只彩船,连同1万条祝福,漂向映秀、白花、都江堰等地震重灾区,捎去全国各地人民的美好祝愿:早日重建家园,生活尽快掀开新的一页!

  红军桥上,100多名当地群众默默地观看了放漂活动。“呀,涨水了,老天也感动了呢!”当鲜花和祝福漂进岷江时,岷江水忽然涨起来,打湿了不少志愿者的衣服和鞋子,但他们毫不在意。简短的仪式后,不少人眼圈都红了。他们紧握晨报记者的手,连声说“你们辛苦了”,并邀请记者明年再来看新汶川,到他们家中“耍一耍”。

  ■记者手记

  新生命,新希望

  在放漂活动的间隙,同事杨眉走了6公里山路,登上位于汶川县城南侧高山上的秉里村。这是由广州对口援建的一个羌寨重建示范点,新建成的房子统一贴着绿色石头的墙裙,看上去非常有艺术美。村里的当家人是35岁的秦会军,多年在外打工、视野开阔的他表示,震区的人不能靠国家救助和各地支援过日子,一定要尽快恢复生产,自力更生,把汶川建设得更美好。因此,他向杨眉仔细询问了上海郊区搞农家乐的形式和特点,准备把特色旅游做为羌寨秉里村的“支柱”产业。

  我此行入川送祝福的最大收获之一,是给两个新生宝宝起名字。两个都是男孩,都是羌族宝宝。没能推辞掉这项光荣的任务,我连续两个晚上冥思苦想,给每个孩子起了不下四五个名字。产妇王绍敏听到“梓”这个名字后,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那是一种梓树,也代表家乡的意思,如果孩子叫“泽梓”,就有一种让家乡更美好的意思。她立即点头说:“就这个吧。 ”而另一个宝宝的爸爸,则最终选择了我建议的“龙阳羲”作为孩子的大名,因为伏羲是人类的始祖,而羲和又是太阳神,他希望孩子的未来充满阳光和活力。

  告别汶川前,我又去产房里探望了那两位从此与我有着不解之缘的新生儿。他们是汶川县人民医院在地震后接生的第499和第500个宝宝。背着重重的漂流瓶、满满的祝福来到汶川的我们,离开时,脚步是轻快的,因为,它一定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