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带有玻璃的“致远号”舷窗。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一些重要文物近日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引人关注的是,考古人员在沉船中还发现了北洋海军将士的遗骸。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4日晚表示,考古工作仍在继续。除了发现大量文物外,还在军官舱附近发现了七八具骸骨,这些遗骨被发现时已不完整。

  1894年9月17日,在甲午黄海海战中,由舰长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战斗中试图撞击敌舰,最终战沉,舰上252名官兵,除7人幸存外,其他全部殉难。考古中发现的这些遗骸应是致远舰中的官兵。

  周春水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种类有60余种,数量有100多件,致远舰的舷窗也于4日打捞上岸。

  考古人员介绍,随着水下抽沙工作的进行,他们从大量泥沙中,也发现了一些船体构件,其中一些还带有文字。在出水的大量文物中,同样包含了一些当时船员的生活用品,这将为研究当时船员的海上生活提供重要依据。

  周春水说,是否打捞致远舰尚未提上日程,需要建立在进一步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目前考古工作还没有正式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出水文物都是在抽沙过程中从泥沙中剥离出来的,并且为了保护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这些需要等到将来船体打捞工作计划出台后,再着手进行。

  长眠于黄海海底的致远舰,被考古人员命名为“丹东一号”。包括印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碎片等诸多文物,相继被打捞出水,再现了当年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设旅游警察护卫“无烟工业”

不少时候,人在旅途变成了人在囧途,究其因,除了疲劳,更与遭遇种种不可知的欺辱有关,比如被强制购物、动辄被“宰”。更令人沮丧的是,权利受侵害后维权无门。

“一带一路”翻译不是小问题

老外对“一带一路”概念的抱怨主要是其中没有“丝绸之路”,对“带”的说法一头雾水,对“一”的提法更是莫可名状!其实,老外抱怨的不是名称,而是内容——油画思维无法理解水墨画。

看十五年来中国城市的折腾史

北京人在感慨小时候奔跑的胡同、蓝天下的鸽哨,上海人在怀念石库门,成都人在想念茶馆,广州人在保卫骑楼。拆迁、造古、克隆、办节、评奖、治堵,城市化的利与弊、得与失在这十五年中涌现,城市生活的浮沉、城市价值的臧否、城市与人的关系,也在这十五年中成为讨论的主流。

日本矛盾的文化和胶着的内心

日本的矛盾文化比比皆是,居家的传统日本女人并非就不够奔放,专心于事业工作的传统男人就并非没有火热的激情燃烧。二战前的日本男人崇尚武力,可如今,日本的年轻人没有夸张的性格,没有热血的爱国情结,对政治漠不关心,更愿意享受生活。

  • 徐静波:日本绝症美女临死前都忙什么
  • 刘义杰:不应该让抱尸示众的医生寒心
  • 杨贵妃有哪几大绯闻男友
  • 伟大的作家都是上帝的私生子
  • 台湾娱乐圈简直就是近亲繁殖
  • 《港囧》性心理:偷不如偷不着
  • 勾人食欲的桃胶五花肉做法(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