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11日07:15 南方日报

分享

  原标题:百年斗笠村 浓浓竹编情

篾匠师傅拿出相对应尺寸的模具垫在竹网下,用夹子将其与竹网固定,开始竹胎编织工作。

何光华师傅是双坑斗笠的传承人之一。

为斗笠刷桐油的用具由植物纤维制成,韧性极好。

   客家人自在中原起,就掌握了各种制造和编织的技术。从金属制品的冶炼加工,到木石草竹为原料的生活用具制造,客家人总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竹编手艺便是客家传统手艺中的一朵奇葩。装稻谷、大米等的箩筐,盛蔬菜、水果的菜篮,装鸡蛋、筛米的米筛、簸箕等,竹编产品成为客家地区农村劳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用具。“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更是客家地区田间地头曾经的一道劳作风景。

   在大埔镇湖寮镇有个从清朝光绪年间起就远近闻名的斗笠村——双坑村。上世纪,斗笠热销时,村里家家户户的人都会编织斗笠。随着下地劳作的人减少了,曾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斗笠如今大多被束之高阁,竹编斗笠的手艺也逐渐走向没落。

   最旺时一年卖20万顶

   斗笠在客家地区又被称为“笠麻”,竹制品手艺人被称为“篾匠”,俗称“篾匠师傅”。如今城市里的年轻人已鲜少见过斗笠。而在数十年前,斗笠还是人们田地耕作、外出旅行的必备遮阳挡雨之物。时过境迁,斗笠作为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产物,仅在一些乡村,少部分上了年纪的人中使用。

   “双坑斗笠一顶顶戴——做事一件件来”,大埔常用的歇后语中就能见到双坑斗笠的身影,它曾远销省内外。

   双坑村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中,村边翠竹环绕,一栋栋客家特色民居掩映其中。上世纪70年代,该村因编织斗笠而出名,因而被称为“斗笠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斗笠仍盛行时,双坑村全村3000多人口,大部分劳力从事斗笠加工生产,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孩子都能较熟练地摆弄这项技艺。

   据双坑村何氏族谱的记载,双坑村做斗笠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因田间劳作需遮风挡雨,斗笠从外乡传入,成为农民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具。1898年,何氏第23世何达明效仿外部传来的斗笠模型,制作出富有双坑特色的适合男女佩戴的两款斗笠,从此开始了双坑村制作斗笠的历史。

   当时双坑村盛产桂竹,何达明便采用桂竹为原料,使得斗笠更为坚固,使用年限更长。而后何氏24世何云嶙根据当地人劳作的特色,不断改良其款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斗笠的制作手艺在何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一门精湛工艺,斗笠生产成为了双坑村民的主要副业,双坑斗笠也衍生出十多种样式。

   今年已67岁的村民何镜华说,他仍记得上世纪村里家家户户制作斗笠的盛景。“村里几乎每个人都会制作斗笠,村民家中摆着的做斗笠的工具比农具还多,每家每户都传来编织斗笠的‘嘎吱’声。”双坑村的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七八岁时就开始学做斗笠,放学和放假期间孩子们将做斗笠作为休闲玩乐的方式。上了年纪的老人无法下田干活,就在家里帮工做斗笠,村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做斗笠。

   由于做出的斗笠既实用又美观,双坑村的斗笠逐渐美名远扬,销售范围除了覆盖梅州,还远销至福建、江西等客家地区。何镜华说,解放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双坑斗笠的鼎盛时期,村里斗笠销售最旺的时候一年能卖20万顶。“1978年时,斗笠的销售达到顶峰,因为当时人们农业生产积极性高,对斗笠需求量也大。”

   如今,双坑村已鲜少人从事斗笠编织,仅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将斗笠编织作为自己的爱好还在坚持。“斗笠村已经成为历史了。”

   一顶双坑斗笠可用七八年

   斗笠看似简单,但其制作工序繁琐而复杂,双坑村的村民分工协作,将斗笠制作分为三道工序,由不同的村民制作。部分村民家制作竹胎,并将竹胎卖至做半成品的作坊,半成品做成后送至油斗笠处,最后做出成品售卖。

   双坑斗笠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大的直径约为60公分,中的直径为50公分,小的斗笠仅有40公分。“按照个人需求,一般大的斗笠可掩护全身不受日晒雨淋,而小的斗笠更方便人们干活。”村民何光华说。

   现年60岁的何光华自9岁时便开始学做斗笠,至今已做了51年。在双坑村见到他时,他正在编织斗笠的竹胎,一边与记者说话,一边麻利地干着手中的活。何光华说年轻时他半小时便可做好一顶斗笠所需的两个竹胎,而如今他需要一小时才能完成。“每天当做乐事去做,也做不了几个,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了。”

   制作双坑斗笠需要粗、细两种竹胎,一般而言,篾匠师傅会用桂竹做细竹胎,用毛竹做粗竹胎。制作所用的竹子多为村民自家所种。竹子的选材十分重要,最好是在农历七月份以后砍下的竹子,做的斗笠不容易生蛀虫。

   篾匠师傅将砍回来的竹子按照斗笠的尺寸,裁成大小适宜的竹筒若干,再用竹刀从竹筒的尾部对半破开,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并将竹片破开成一条条的竹条。

   一条条的竹条需要在过篾起头上撕拉均匀,做成篾丝才能开始编织。在做好前期准备后,篾匠师傅将竹条错落搭叠起来,形成斗笠的网架结构。随后篾匠师傅拿出相对应尺寸的模具垫在竹网下,用夹子将其与竹网固定,开始竹胎编织工作。在编织过程中,篾匠师傅会不断将水涂抹在竹网上,以保证竹子不会因为太干而折断。

   粗细材质的竹胎编织过程基本一致。在半成品制作作坊内,篾匠师傅先在细网竹胎上平铺早前已上过桐油的桐油纸,做隔层防水,再把粽叶在油纸上平铺开来,做稳固固定之用,在粽叶上还要再铺上一层白纸,最后才将粗网竹胎扣上,并用彩色塑料带将粗细竹胎编织在一起。

   上桐油是最后一道工序。篾匠师傅将桐油熬两三个小时,直至桐油可以拉成丝,将熬煮后的桐油放凉。而后用植物纤维做的工具将桐油在斗笠上反复擦拭,为斗笠上油。“上过桐油的斗笠防水又美观。”何光华说。

   根据斗笠的不同用途,双坑村曾开发出十几种样式的斗笠,就帽顶而言,有尖顶、圆顶、尖圆顶结合的样式,以斗笠的形状来分,则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形状的斗笠。随着时代的发展,尖顶和椭圆形的斗笠渐渐被市场淘汰,双坑村改为主做更受市场青睐的圆顶圆形斗笠。“双坑斗笠相比其他地方的斗笠更为美观和耐用。”何镜华说,一般而言,一顶材质和制作工艺好的双坑斗笠可用上七八年,甚至十几年。

   将作为工艺品延续生命力

   十几年前,客家地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披蓑衣、戴斗笠的庄稼人,而今田地里已难见到人的身影,使用斗笠和蓑衣的人就更少了,双坑村的篾匠师傅们也逐渐抛弃这项手艺,改为做其他更为赚钱的活。

   上世纪70年代,双坑斗笠售卖达到鼎盛有其历史原因。当时国家提倡农业大发展,对诸如斗笠一类的农具需求都很大。随着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双坑村人外出务工、经商,农村里的人逐渐转移到城镇上生活。此外,耕作用具已逐渐机械化,耕作的农活大量减少,农村已很少有人用斗笠。

   市场缩小,手艺人也逐渐抛弃这项技艺,如今双坑村的篾匠师傅已越来越少。“现在村里会做斗笠的最年轻也都快30岁了,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都不会做了,这项传统手艺继承堪忧。”何镜华说,会做斗笠的年轻人也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仍在做斗笠的都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现在每年出售的斗笠也仅有2万顶左右,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斗笠的实用功能消退,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何镜华脸上是失落的神情。

   时代在进步,过去许多传统手工制品已被现代工业品取代。跟所有的民间手艺一样,双坑村竹编斗笠这一民间手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实用性”曾经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斗笠的实用功能消退,竹编斗笠这一民间手艺也日渐没落。

   做过湖寮镇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何镜华曾建议文化馆开辟专柜展览双坑斗笠的制作工艺,但此事却在时间的流逝中不了了之。如今双坑村的村民从网上了解到,不少旅游景区将斗笠作为旅游纪念品来贩卖,让他们发现了新的商机。

   双坑村计划与旅游景区合作,将斗笠打造成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或观赏品进行售卖。“斗笠昔日遮阳挡雨的用途虽然逐渐被取代,但它还有其他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挖掘它的实用价值,让它在现代文明中仍保有生命力。”何镜华说。

   ■延伸

   传统的客家农具

   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即现在河南、河北等黄河流域,是当时华夏农耕文明最鼎盛的区域。自唐宋以来,为躲避战乱,客家先人屡次南迁,也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了梅州山区。梅州山区的乡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薯、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客家传统社会的农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根据梅州本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情况和各种农作物生长特性,寻求出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种植的原则。根据客家人的种植习惯和梅州的自然环境,研制出许多特殊的农具。

   龙骨车

   龙骨车是木制水车,它主要用于抗旱。龙骨车又分脚踏水车和手摇水车。

   龙骨车的水槽中,有一长串木制叶片以脊椎状木榫连接,因似龙骨,故名。脚踏水车要配以脚手架,一般是两人扶立架上,用脚连续踩踏车头转轮齿上的木墩,车头转轮滚动,中间木齿轮牵动龙骨,节节叶片将水压入水槽并带上车头流出。脚踏水车多用于较平坦的盆地和塅田。手摇水车只在车头装上摇把,较小较轻,拆装简便,多用于山垄田。

   高车

   高车又叫筒车,由木质车轴支架、藤轮箍、篾织叶片等组成。大的直径有十几米,小的也有三至五米,直立于河溪旁用石筑起的隘上。

   受从上游流来的速度极快水的冲击而转动,其形状如一只巨大双层车轮,由轴心安插并排轴条,向外辐射,轮缘装叶板,以利水流冲推,并等距离斜挂长方形水斗或竹筒。当引水沟的水流冲动车轮叶时,水斗也同时注进水,车轮转动,将一斗斗水提升至顶高,然后倾入水槽,汇成一股源源不断的渠流,昼夜不停地灌溉农田。有的大水车,能够灌溉三四百亩农田,如果四五辆组合在一起连用,还可灌溉上千亩良田。

   水车简便实用,不用电,不用油,提水成本低,而且没有污染,是客家人创造性利用自然水力灌溉的用具。

   打谷桶

   打谷桶是比打谷机历史更久远的传统农具,是打谷机发明之前的主要脱粒工具,现在一些偏远山区还在使用。一个木制的圆形或椭圆形大桶,高约一米多点,正前方开个20-30公分的缺口,缺口桶内斜靠一个梯子样的格栅,房桶边上围上一张竹篾织成的谷围。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木制的大桶,使用人力双手紧握成熟的稻子下端用劲摔打谷桶内壁,达到脱粒效果,脱粒后的稻谷落在桶内。其优点是简单、轻便,便于搬动,适合山区小块梯田使用。

   风车

   风车,是客家人的智慧之果。这其实是一种利用风力将稻谷与秕壳、稻草等杂物进行分离的粗加工农具。

   风车饱经风霜,外形就像一台轿子,下面有四条粗粗的腿支撑着整架风车,两边有四根突出的抬手,为了方便搬运。

   风车利用齿轮与齿轮啮合转动鼓风的机械原理,将稻谷、米、黄豆等籽粒的杂物吹净的器物。风车由风箱、上漏斗、风扇、下出口等部件组成,车身为圆鼓形的大风道箱,里面装着六片风叶的风轮,风道箱顶是大漏斗,漏斗下是一块可以活动的阀门,倒进粮食前需把阀门关上,以免粮食直接漏下来。手摇风扇轮的曲柄,风扇转动产生风流,风就是从风道箱源源不断地从尾部吹出。脱粒的谷物从漏斗中徐徐漏入风箱中,质地较轻的杂物从风车尾部吹出。颗粒饱满的谷粒米粒自然地像一道帘子降下来,而最近一个出口落出的是饱满圆实的籽粒,后一个出口落下的是不够饱实的谷粒。

   鸡公车

   独轮车,又名鸡公车或羊角车,既是一种实用的农具,又是一种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木制而成。顾名思义,这种车只有一个轮子,前尖后宽(稍宽于双肩略窄于双臂展开的距离),主要使用人力推动滚轮向前行进。

   本版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罗文燕 李晓红

   本版摄影:罗文燕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300万移民美国就不用买学区房了?
  • 安倍对俄新思路难解日俄领土僵局
  • 苏联体制造假如何导致核电灾难杀人
  • 徐志摩与汪精卫为中国式婚姻观争论
  • 《美国队长3》十大兴奋点逐个数
  • 警惕:提防剩女做太久的8种后遗症
  • 贴士:在国外怎样安全旅行及购物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