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源头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
■ 王新荣
这个月开始,高校毕业生将陆续离开校园,“毕业”与“就业”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创出新高,达765万。新华社报道说,2016年高校就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数据的历史新高,还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5月20日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各级政府一定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国务院如此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的巨大压力;二是今年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和去产能的影响,导致部分企业与行业裁员或减少招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可以说,出现“结构性”就业难题,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个新特征。
综合多个省份和地区人社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招工企业比例比2015年普遍下降数个百分点,像交通运输、建筑、矿山采掘等行业,接近半数在2016年春季没有招工,传统制造业和新兴行业的就业情况可谓“冰火两重天”。这些数据显示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就业变化——在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大背景下,就业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
相应地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出现“结构性”变化。比如在去产能的现阶段,地质、采矿等专业从制造业向好时期的热门专业变成“滞销”专业,财务管理、计算机与技术等专业则成为就业热门专业。
从源头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高校就必须合理设置和更新专业,以适应社会新需求。依笔者之见,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更有实质性的变革:
一是应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作为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的重要手段,避免当前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近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职业技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好过普通大学的就业比例,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上对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偏见和误区,职业教育依然不被很多家长认可,造成人才不对称的现状。政府应该在政策层面加大对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的引导,也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职业教育培训中,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是如何让职业技术教育同社会需求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并能根据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投入。这需要使用技术手段,建立专业数据库,有效掌握结构性就业人员的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在电子商务和政务服务方面,大数据应用都取得非常大的发展,得益于建设大数据技术手段的进步,因此用大数据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是可以期待的。
三是要提升职业技术类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工作者,需要经常性地更新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教学的需求。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包括实习指导教师在内的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政府部门通过税收优惠、经费投入、表彰奖励等支持政策,引导企业支持教师的企业实践工作。这一规定的出台,说明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已经从制度设计层面,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总之,通过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进行“结构性”改革,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难题就一定会得到缓解。
(作者系湖南省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