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6月13日07:23 中国青年报

分享

  原标题:我国免疫学家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06月13日04版)

  本报广州6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洁 实习生 张夺)今天,由徐安龙教授领导的中山大学团队宣布,在人类免疫系统起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将生物适应性免疫起源向前推进1亿年。

  据介绍,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生物类著名期刊《细胞》杂志发表。这是科学家首次在无脊椎动物文昌鱼体内发现决定抗体重排的DNA片段,这将改写现行免疫学教科书中关于适应性免疫起源于脊椎动物的结论。

  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先天的固有免疫和后天可改变的适应性免疫两部分。抗体重排机制正是适应性免疫中,使得人类能应对无数病源侵害的最关键机制(例如疫苗的作用就是基于此机制)。

  早在1979年,日本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人类抗体V(D)J重排机制,并提出了重排机制的转座子的起源假说。在之后的研究中,免疫学家们发现介导抗体重排机制的关键酶就是:重组激活基因RAG1和RAG2,但是RAG基因编码的是人体自身的蛋白,并非转座酶。因此,RAG基因的起源,成为近40年免疫学的基本科学问题之一。

  徐安龙教授团队在过去10多年来一直利用有“活化石”之称的文昌鱼开展比较免疫学研究。“选择文昌鱼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有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徐安龙说,随着生物进化的越来越复杂,其免疫机制会隐藏得越深。最近,他的团队对多个高质量的文昌鱼基因组草图进行深度信息学分析,发现文昌鱼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在脊椎动物中早已灭绝的转座子超家族。

  深入分析发现,其中一个DNA转座子家族正巧编码了RAG1和RAG2的蛋白,并具有类似抗体基因重组信号序列RSS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TIR。通过系统和深入的功能和机制研究,他们发现该转座子就是人们长期搜寻的决定抗体重排机制起源的RAG转座子的“分子活化石”。

  “基于此项发现,实验室正集中精力提高重排机制在体外的有效性,力求在细胞内进行抗体改造,为未来肿瘤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徐安龙说。

责任编辑:孙爱林 SN146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马未都:对青少年霸凌事件要零容忍
  • 国产奶粉要“春天”不能光靠喊
  • 活到150岁能干什么?给机器人上课啊!
  • 李白是靠“打赏”来获得财务自由的?
  • 4天10亿!《魔兽》为什么只在中国火
  • 一生只和一个人发生关系亏不亏?
  • 夏日无油烟下酒菜香糟北极虾(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