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9月27日12:46 新华网

分享

  原标题:玉米割苗增产技术成果通报会在廊坊举行

  2016年9月25日,玉米割苗增产技术成果通报会(2016)在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试验中心基地举行。该中心科研协作组组长,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玉米专家张凤路教授对中心2号试验田的4个品种进行了科学的测产。技术发明人苏宝健先生现场指导并回答来宾的提问,中央及有关2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现场观摩采访。

  该中心2号试验田共12亩,平均分为2块,分别播种金瑞88、农大372,两个品种,5月16日播种,6月5日割苗,各设计为两个重复,共4个对照组和4个割苗组。测产结果:金瑞88对照组亩产325.5斤,割苗组亩产524斤,增产61.2%;农大372对照组为931斤/亩,割苗组为1018斤/亩,增产9.5%。中心1号试验田已于8月27日收获。种植禾育187和郑单958两个品种。其中,禾育187对照组亩产972.5斤,割苗组1111.2斤,增产14.3%;郑单958对照组亩产812.5斤,割苗组1036.1斤,增产27.5%。

  张凤路教授认为,经过严格的测产,玉米割苗增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产的幅度与品种,土肥条件,气象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关。增产的科学理论依据及原因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寻。

  早在40年前的1976年,苏宝健先生就发现了玉米割苗可以增产的现象。1975年美国人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为期3年的试验观察,试验组增产幅度从9.4%~29.31%不等。这一试验结果后来为什么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不得而知,推测与缺乏相应的机械手段有关。

  苏先生2012年离开工作岗位后,专心于玉米割苗增产的观察研究,在取得初步观察数据后,为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又用两年时间发明研制了玉米割苗机,并取得了国家专利。

  2015年,玉米割苗技术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河北省分管农业的领导多次到基地观摩指导,农业部玉米体系办也派专家前来考察,肯定了玉米割苗具有抗旱、抗倒伏的作用,对于增产,则表示需进行严格的试验观察。

  2016年春天,澳大利亚首席农业科学家刘春吉教授到基地考察,并认为玉米割苗增产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在刘春吉教授的指引下,中心与河北农业大学张凤路教授合作组成了科研协作组,对玉米割苗增产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严谨的科学观察,为这一技术的早日推广应用夯实了基础。

  在2013年基地试验田取得丰收后,玉米割苗技术便陆续在周边推开。2014年在基地周边割苗近百亩;2015年在廊坊市安次区、霸州市和天津市个别乡镇,试验规模达到千亩以上。其中安次区码头镇的路桂祥和刘玉山两位农民已连续割苗3年,从第一年试割获得丰收后,一直乐此不疲。2016年,在新疆、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 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天津等地开始布点示范,从灌浆期抽样考察结果可以看出,示范玉米的长势均符合预期,已经收获的山西洪洞更是取得了增产34.5%的好成绩。到目前为止,玉米割苗总数已达5000亩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为5亿亩,若每亩增产200斤(约为20%),每年即可增收1000亿斤粮食,可大大提高农民的收益。

责任编辑:张承磊 SN069

相关阅读

如果有来生不愿改变任何一天

我之前讲过6个字:守本分,有期待。因为积极的改革和光明的前景,我觉得之前的期待的确都得到了印证。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最主要的,就是在我身边就能感觉到的‘创新’。

弱女子面对劫匪为何如此从容?

很多华裔开始支持持枪权,枪支也是好人有效保护自己的武器。

李敖:台湾的遗物

台湾不曾败坏他,他反而拖累了台湾。早在三十年前,他便沦为台湾的遗物。

民主生活会上对市委书记的批评意见

听了书记的对照检查,触动很大。这个检查非常全面,也很深刻。

  • 新周刊:劝你们不要买房的都是耍流氓
  • 给牟其中一次重新站起来的机会
  • 浙江在蒋介石之前还有一个陈介石
  • 诗经玩味:质量不高的译文是东施效颦
  • 古力娜扎到底做了什么?被黑的总是她
  • 支招:破除已婚男人出轨的三大套路
  • 韩国:捉鲶鱼体验韩国农家乐(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