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0月13日18:10 东方今报

分享

  原标题:隐于市的国粹“铁线篆”书法艺术传承人

  隐于市的国粹“铁线篆”书法艺术传承人

  “我毕生的信念是致力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力虽薄,意志坚!”这句触人心弦的平常话语出自年近古稀的书画艺术家朱明松老先生之口,显的格外苍劲有力。

  1953年朱明松出生于河南,中原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深深影响了他,从小便痴迷于书法艺术,幼承家教,四岁便开始习书治印,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灵气,悟性极高,再加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书画的要领,并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挥洒自如。然世事无常,天有不测风云,6岁那年,父亲驾鹤西去,这对幼小的朱明松来说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踉踉跄跄上完中学后,由于家里经济情况每况愈下,已无力负担其学习费用,为减轻家里负担,被迫无奈16岁的朱明松打起背包选择了从军路。

  从戎后,南下来到广州,艰苦紧张的军旅生活并没有泯灭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向往,辗转于书法斗室,忘情于笔墨之间,一边潜心汲取殷商甲骨文之精髓、秦篆汉简之秀美,汉隶之奇、魏碑之妙、东晋行草之神、唐楷狂草之逸韵、宋元明清之灵动,一边沉淀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诠释传统的书法艺术,追求古朴淡雅的高尚之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军区组织的各类艺术比赛中先后获得过书法类三个一等奖、绘画类的一个三等奖和篆刻类的一个二等奖。在不断研摹临习的同时,他非常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饱读诗书,学贯古今,其1972年撰写《实践出真知》的文章在全军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于同年8月发表于解放军报。1976年,从部队复员回到企业,刻苦好学的朱明松白天认真上班,夜里挑灯夜战、秉烛夜读,一年后参加刚刚恢复的全国高考成功考上大学,这对于他来说是真正命运的转折,也是他在书画道路上的一个崭新的开端,勤学苦练,并接触拜访了不少名师,其中包括书法界泰斗欧阳中石,还听过启功及沈鹏等书法大师的课,这对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及书法理论有很大提高,他深刻理解了一句话:一个书家的综合修为,往往左右着其艺术格调和审美取向。

  学业有成的朱明松再次投身到祖国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浪潮中,并成为企业中最年轻的中层领导干部。1983年3月,在书法艺术方面已颇具造诣的朱明松接受河南电视台《青年艺术家》栏目的专访,被评为“优秀青年书法家”。这个时候的朱明松认识到,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除了坚持,需要毅力,还要会研究性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和修养,绝不能停留在‘写字’层面上,要上升到内涵、修养及精神层面上才行。于是,要强上进的朱明松在企业工作三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拿到了第二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正是这回再次深造的机会,让他与中国的传统篆书“铁线篆”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次在图书馆整理古籍资料时,朱明松发现了一本外面虽进行过简单修复装订但内部却残缺不全的篆体拓本,没有作者,没有年代,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脑海里充斥着想把这本古书弄明白并修缮完整的欲望,从那天起朱明松开始对中国的篆体书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开始研摹临池“玉箸篆”和“铁线篆”的植根传统写法,他认为应该把古人留下来的这些教科书弄通弄懂,才可能继承与发扬,通过反复的研究写字的力度、角度及章法等,他逐渐领悟到了中国传统篆书的大美。篆书,用笔起收不露痕迹,起笔藏锋敛毫,行笔中锋,收笔多垂露,笔画停匀,讲究对称,字型方整,结体疏松古拙,体态清秀而妍美,想方就方,想圆就圆,要长就长,要扁就扁,随心所欲,并追求端庄雅正,字形的高度比例以及字形与垂脚长度的比例,一定要适度;取势于展纵间兼取横向之势,方能一字之内、字字之间,得舒展跌宕而又顾盼之情。为了更深入研究篆书之魂,展现篆书之美,朱明松先生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闲暇之余访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碑碣塔林,摹拓金石、碑文,珍藏并积累了宝贵拓本,为他今日的“铁线篆”艺术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现在认识篆书的人很少,能写篆书的人就更少,并且五花八门,各有形态,能把祖先们留下的篆体正书写出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不是排斥创新,创新是一定要有的,但创新是不是也得有基础,也得有根,就像孺子一样,是不是得先走稳了才可以跑起来,写字就是做人的缩影。

  在深入研究篆书的同时,朱明松对隶、楷、行、草及篆刻和国画亦是达到痴迷的程度,同样具备颇高的造诣,他总结:篆书取圆势象征天,上紧下松,上重下轻,给人一种强烈的崇高感;隶书取方势象征地,左右扩展,有平正承上之用;楷书取长方形,八法齐备,以活脱脱人的形象来呈现。苏东坡《论书》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书。篆、隶、楷三种字体隐含了宇宙间之大秘密:天、地、人三才悉备。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有如天上的星辰;隶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是人文精神的凸显。

  年近古稀的朱明松老先生现在致力于“铁线篆”书法艺术的传承。同时,结合多年书法、绘画功底及对艺术与美的执着追求,博采诸家,追求金石意韵,自创“金刚大篆”书体,字体柔逸高古,清健秀逸、洒脱自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风范。此外,其隶书以汉隶为基础,苍劲有力、娴静平和、秀丽工巧;楷书工稳端庄、清健明朗,颇具颜柳之风范;行草书宗二王,行云流水、跌宕有致、意境深远;篆刻古朴典雅、金石华彩、浑然天成;国画以花鸟著称。其书风古朴自然,凝厚稳健,笔法雄浑苍茫,俊逸潇洒。

  朱明松先生秉性耿直,朴实淳厚,喻情喻理,刻苦博学,坚韧不移。人生坎坷,历经艰辛,虽饱尝了人生苦、辣、酸、甜,但从未放弃对书画艺术的执着和追求。为人真诚,温良,谦和,质朴纯善,平时寡言慎行,谦谦君子,一心潜心书学,少于尘俗有染,但提起笔来却峥嵘宁厉,八面生风,他的作品在全国的大型书展中曾荣获八个第一、二等奖和六个金奖。先后被有关单位授予“中国书画百杰”、“中国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 “中国篆书艺术传承人”、“德才兼备艺术家”、“爱国主义艺术家”、“新时代艺术开拓者”、 “中日文化交流大使”等荣誉称号,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大师知名艺术家”称号。数次受邀参加国内大展,并多次出访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深受好评,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鉴赏家及各界知名人士收藏。

  笔耕六十载,“书画应该充满感情”朱明松先生经常这样说,也许正是对中国书画艺术的这份情感,传承中国国粹的这种精神,才造就了老先生不仅能发现、捕捉书画美,而且能表现书画美。在他的身上正印证着,源于传承的艺术才能常青!祝愿朱明松老先生在书画艺术领域越走越远,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人物简介:

  朱明松,别署朱江,字金墨,号江黄子,1953年1月生于河南,大学文化,铁线篆艺术传承人,金刚大篆艺术创始人,高级书法师。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松德书画院院长、北京国都书画院副院长、日本书道研究会顾问、多所大学客座顾问,终生荣誉教授等。

  作品参展:

  第一、二届亚洲国际书法作品展、中日书道交流展、中韩名家交流展、

  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大展

  1997年荣获迎香港回归华人书画艺术大赛二等奖

  1998年荣获第一届“长城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一等奖

  1999年荣获“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展”优秀作品奖

  2000年荣获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特别金奖

  2001年荣获二十一世纪全国书画篆刻家作品展金奖

  2003年荣获中国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大赛二等奖

  2004年荣获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览优秀奖

  2005年荣获第四届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创作大展赛金奖

  2006年荣获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最高艺术成就奖——紫荆花奖

  2007年荣获第四届“盛世中华杯”中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金奖

  2008年荣获第六届全国篆刻艺术大展赛——终身艺术成就奖

  2008年荣获第二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奖赛金奖

  2010年荣获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画大展赛一等奖

  2011年荣获首届“太白杯”全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

  2012年荣获“中华名人全国书法大展”一等奖

  作品入选: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家》、《当代中国书法家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集》、《中日书法家作品集》、《中韩书法家作品集》、《当代中国文人名家书法精典》、《泰山摩崖石刻》、《九华山摩崖石刻》等。

相关阅读

女神朴槿惠的倒掉

中韩关系自2016年年初以来急剧恶化。此前饱受中国媒体宠爱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其形象也迅速从端庄贤淑的“朴姐姐”滑落为因为得罪中国而惴惴不安、日夜为糟糕的韩国经济状况担心的“绝望的女人”。

这局长好奇怪,平时不散步却爱酒后“暴走”

一提到领导奇葩怪癖,我脑子马上闪过的就是前一任分管副局长,虽说去年已调离,但每次想到他,我就会腿疼。

自然资源丰富,可能导致腐败?

一个地方自然资源丰富,采矿业发展,本是好事情。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采矿业可能催生腐败。

借别人的悲剧,倒自己的苦水

在咱们这个社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这个意义说,张锐的离世,是社会的损失。但让社会善待张锐的最好途径,只能是更多人努力变成更好的张锐。

  • 化解医患矛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食堂里的猪饲料”只是放错了地方?
  • 三国最吃得开的家族:魏蜀吴做丞相
  • 诺奖文学奖花落谁家:村上春树仍吸睛
  • 五十度灰算什么?这部电影甩它十条街
  • 想要维持异地恋,你要学会这十个方法
  • 换个地方呼吸,闲散在北国冰城(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