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1月15日18:30 解放日报

分享

交通大整治可能给个人出行带来一定的不便,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现在上海要做的是进一步立规矩。把规矩立好了,大家都记住了,才能谈方不方便。”


 

此前有媒体曝出这样一件怪事:一条道路白天有人收费时能停车,晚上交通流量少了,但没人收费反而不能停车。

 

这样的案例,引发两会会场内代表委员们对交通治理的“规则”与“便利”之间的讨论。

  

“交通治理,体现的是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的治理水平。”代表委员们对去年持续至今的上海交通大整治热议不断,在他们看来,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交通将是一个长期问题。上海交通大整治关键在于树立“规则”意识,这是交通治理的基础,未来还需要引入社会公众的参与,更加精细化地管理,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规则意识”靠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塑造

 

“一条绍兴路,过去停车、开车、非机动车都在一起,周边居民大多是老人,很不安全。”来自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永嘉居民区的颜琳代表感到了上海交通大整治带来的变化:“虽然有些驾驶员短时间会觉得不方便,但大多数居民都觉得秩序更好了。”

 

“交通大整治带来交通秩序的好转,背后本质是规则意识的提升。”在金永红代表看来,这是上海交通大整治“真正的成果”:“树立‘规则意识’不仅对交通管理有益,更是社会治理和现代文明的基础。”

 

“现在不是规矩太多,而是不守规矩的人还太多。”吴毅委员拿自己作了例子:“我自认为是比较守规矩的驾驶员,有15年驾龄。但在交通大整治开始后,还是因为实线变道吃到了一张罚单。”

 

对于这张罚单,他心服口服:“我们在驾校都学过交通法规,但很多驾驶员长期以来不重视这些规矩,所以就吃到罚单。”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上海要进一步“立规矩”,依然需要严格管理、严格执法。

 

王裕强委员今年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在上海道路交通大整治中加入规范助动车与行人的内容。为此他曾多次前往十字路口蹲点调查:“我发现助动车是违规大户,闯红灯、逆行、抢占机动车道等等。”就在昨天中午,他途经仙霞路、遵义路路口时,又看到一起助动车相撞事故。

 

在他看来,交通大整治可能给个人出行带来一定的不便,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现在上海要做的是进一步立规矩。把规矩立好了,大家都记住了,才能谈方不方便。”

 

解决好“刚需”才能让规则“更有生命力”

 

金永红对去年一次执法检查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交警在瑞金路上处罚了一起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他问这名骑车人今后是否还会违法时,对方竟直接地表示“还会”:“他骑车是送小孩上班,如果不违法闯入机动车道就得绕一个大圈子。”

 

“有些交通需求其实是‘刚需’。”金永红以市民关注的停车问题为例:“停车问题之所以社会关注和反响那么大,是因为有些地方确实存在需求,比如医院、学校这样的地方。”在金永红看来,交通管理和建设需要“同步”。他建议,在确有需求、条件允许又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职能部门解决问题应更多站在市民的角度上:“这样执法才更有生命力,更有群众基础。”在他看来,规则本身是一种强制性约束,但便利与规则本身是“一体两面”,应该综合考虑。

 

类似的情况吴毅也发现了。他提出目前上海道路的黄实线划定不太合理:“比如零陵路上很长一段不允许停车,但很多病人要在这里下车去肿瘤医院看病,他们大多身体不好,为什么不能人性化一点呢?”吴毅希望,有关部门在规划路线和管理措施时,能考虑到当地的实际需求和特殊情况。

 

“管理部门不能‘关门研究’,措施出台不能‘闭门造车’。”金永红表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大转变就是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和市民参与到智力中来:市民的感受和意见很重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有利于普及规则意识,也是执法管理的基础。”

 

超大型城市更需精细化管理

 

去年交通大整治取得的成效,代表委员们一致给了肯定,他们也把目光聚焦在更多细节问题上。台盟上海市委在提案中提出,应该在交通整治中坚决打击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明文规定,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属于违法行为。”在一些代表委员看来,要树立“规则”意识,交通违法不能分“大小”,都应依法严格管理。

 

屠海鸣委员提出,交通整治不能只“堵”不“疏”。“据统计,北上广深4座城市平均停车泊位缺口为76%。”他建议在整治的同时,上海还应积极谋划长远方案,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发展智慧停车。

 

运用科技手段治理交通问题成为不少代表和委员的共识。顾晓燕代表在去年大整治推进的过程中,“深深感到要把城市的交通管理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她看来,科技手段的应用是交通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将成为执法的利器:“通过对交通违法行为和拥堵类警情在密度和频度的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科学管理。”

 

每天骑车上下班的颜琳经过石门一路和瑞金一路之间时,都必须经过一座天桥。但周边大多是老龄居民,这座天桥又无法装电梯,绕行要兜一个大圈子:“为何不能在路中设置‘二次过街’?这样绕行20分钟的路5分钟就可以通过了。”在她看来,上海的交通治理需要在 “细节”问题上更精细化管理,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场外声音

 

执法力量永远“在路上”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政治处民警、青年突击队成员  周怡


昨天上午,我又参与了我们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青年突击队的执法行动。这一次我们的执法点设在南北高架天目立交处,主要是针对车辆未按规定车道行驶以及车辆实线变道等各类违法行为开展了整治行动。

 

春运已经开始,火车站周边道路繁忙,天目转盘是重要立交枢纽,一旦车辆在立交中违法变道,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良好的车辆通行秩序尤为重要。

 

我们在执法中查处的违法司机,有些人觉得惊讶,怎么交警周末还在马路上执法。我想说的是,上海交警的执法力量始终在路上,我们也将坚持“思想不松、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声势不弱”,将“最严标准、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交通大整治持续不懈、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

 

部门连线

 

上海市政府法制办:积极落实《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修订后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3月25日将实施,我们将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开展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强化道路交通管理的执法监督,推动条例确立的新制度、新措施落地落实;顺应条例对法律责任的从严设定,调整和完善相关行政执法裁量规范;密切关注条例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在落实中不断完善。

 

上海市交通委:公交优先进一步优化,停车供给趋向合理

 

轨交方面新一轮216公里建设已全面启动,还将通过增购车辆、优化运行等措施实现增能,缩短高峰期列车间隔,进一步扩大周末延时的线路范围。

 

公交方面,将继续推进“最后一公里”挂牌服务,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上线运行,狠抓公交服务供应可靠性。此外还将对既有300公里公交专用道及时开展评估并提出改善措施,并强化公交专用道的连续性,将公交线网调整向公交专用道上积聚。

 

在停车供给上,形成“配建为主、公共为辅、道路为补”的停车供给结构,重点支持停车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及周边公共停车设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等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重点针对住宅小区夜间停车需求和医院、公共服务机构、商业街区等临时停车需求,适度发挥时段性道路停车作用。同时,严格控制中心城拥堵区域道路停车场设置范围和规模,加大对违法道路停车的执法力度。

 

实行“适度满足基本车位,从严控制出行车位”的差别化供给策略,适度保障住宅小区、医院等基本停车供给,严格调控办公、娱乐等出行停车供给。

 

上海市公安局:落实1.8万套“电子警察”配备工作

 

上海市公安局将继续把依法严管作为道路交通常态长效治理的有效措施,一以贯之地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全覆盖、零容忍”的执法管理。还将落实1.8万套“电子警察”配备工作,与现场执法警力形成“叠加”效应。固化完善市民视频举报制度,在互联网和手机APP上分别开设举报平台,扩大举报途径,优化审核流程。

 

上海公安机关将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执法活动的检查监督,确保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地处理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题图来源:新华社


如需获取更多,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观察”】

相关阅读

升职绝招:加班不小心惊动领导

下属事情做得好,是她“领导有方”;捅了娄子,就是没领会指示。

为何自行车在中国消失又复活

如果我们回归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那么,一切服务于民众需求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算是政府职能的延续。面对新兴事物,政府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警惕、排斥或者戒备,而是应该迅速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扬长避短地将其融入整个社会运作体系之中,满足民众需求。

一群人,智商就会严重降低

就好像在我们这个行业,如果不知道小程序,不夸它两句,就是什么很丢人的事情。

领导和领导为啥不一样?

有些领导倒是真爱读书,有些领导则有些叶公好龙,而且爱读书的领导和不爱读书的领导确实不同。

  • 再不较真,我们终将娱乐和愚昧至死
  • 中国军训四千年前就有: 孔子当过教官
  • 相较老公我为什么尽量选择别的旅伴?
  • 还没承认就分手,冯绍峰林允缘尽了
  • 嫁给妈宝男让我痛苦万分怎么办
  • 拿了年终奖就任性,去迪拜看世界之最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