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1月18日04:00 环球网

分享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尤金·塞尔南尤金·塞尔南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孙卫赤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晧然]“最后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美国“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尤金·塞尔南于当地时间16日去世,享年82岁。在美国领衔的6次人类登月活动中,共有12名宇航员于1969年到1972年期间先后登上月球,分别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道,作为人类太空探索的先驱者之一,塞尔南一生共完成3次太空任务,他是美国第2位成功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并且两度飞往月球。其职业生涯的巅峰,是作为“阿波罗17号”飞船的指挥官于1972年12月成功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塞尔南与队友施密特驾驶月球车,行驶了35公里,耗费22个小时采集了很多样本,他们在月球表面的舱外活动时间,是“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及其队友奥尔德林的3倍。

  1976年,塞尔南正式结束宇航员生涯,转入私营领域发展,并兼任电视媒体评论员。即便在退休后,塞尔南仍对太空探索充满激情,并希望美国能够继续开展载人航天事业。为了避免成为“最后一个登月的人”,他曾亲赴美国国会试图说服议员让美国“重返月球”。遗憾的是,直至去世,他也未能了却这桩心愿。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感慨:“他的足迹留在了月球之上,他的个人成就深深烙在我们的记忆中。”正是塞尔南最早宣称“在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中国长城”。2002年,他亲自登上长城,圆了自己的“长城梦”。

  在美国领衔的6次人类登月活动中,共有12名宇航员先后登上月球。在这些宇航员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其经久不衰的登月名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一直被传诵至今。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尽管阿姆斯特朗一生所获荣誉无数,他却是一位十分谦虚、低调的国家英雄。美国航空航天局曾请求阿姆斯特朗从事太空开发的宣传工作。但由于他不喜欢抛头露面,返回地球后的第三年就离开了航空航天局,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当教师。美国两党曾分别尝试邀请阿姆斯特朗投身政界,均遭到拒绝。据称,他当时对美国所扮演的“世界警察”角色十分反感。进入晚年的阿姆斯特朗对于个人名誉格外注重。据称,1994年之后他就不再接受签名请求,因为之前他发现自己的签名被不法分子仿造并牟取暴利。2012年,阿姆斯特朗因术后并发症去世。

  仅仅因为比阿姆斯特朗晚出舱几分钟,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的知名度远不如阿姆斯特朗。完成登月任务后,奥尔德林患上了抑郁症,长期酗酒;其家庭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一生结过3次婚。据称,队友的离世对他打击十分沉重,他本希望和阿姆斯特朗在2019年共同庆祝“登月50周年”。近年来,奥尔德林频繁客串各类热播影视节目,他在好莱坞科幻巨制《变形金刚》中与“擎天柱”的互动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在登月者中,艾德加·米切尔是最富争议的人物——他曾以一系列的“外星人假说”闻名于世。早年间,米切尔曾宣称自己看到了大量“不明飞行物”,并“90%确定”它们来自外星球。更为耸人听闻的是,他2004年声称政府掌控着一批“外星人遗体”,并对他们进行秘密研究、同时对外封锁消息。2015年,米切尔再次语出惊人,声称冷战未能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是“爱好和平的外星人的功劳”,与外交无关。2016年2月,米切尔在登月45周年纪念日的前夕去世,享年85岁。

  “阿波罗”计划的宇航员大都是行伍出身,而塞尔南的队友施密特却是唯一一位以科学家身份登月的宇航员。施密特的“后登月时代”也与其他人截然不同:1975年8月,他辞去航空航天局的职务,以共和党人身份投身政界,角逐国会参议员职位并胜出,但未能获得连任。

  “阿波罗12号”指令长艾伦·宾是第4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然而,他的绘画主题永远只有一个:他总是用混合着月亮尘土的油彩,描绘着他看到过的月球表面场景,那些月亮尘土都是他从月球上带回来的。艾伦·宾说,当他从太空返回地球时,曾发誓:“如果我能回到地球,我将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登月英雄”有一半人与世长辞。

责任编辑:向昌明 SN123

相关阅读

升职绝招:加班不小心惊动领导

下属事情做得好,是她“领导有方”;捅了娄子,就是没领会指示。

为何自行车在中国消失又复活

如果我们回归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那么,一切服务于民众需求的行为其实都可以算是政府职能的延续。面对新兴事物,政府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警惕、排斥或者戒备,而是应该迅速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扬长避短地将其融入整个社会运作体系之中,满足民众需求。

一群人,智商就会严重降低

就好像在我们这个行业,如果不知道小程序,不夸它两句,就是什么很丢人的事情。

领导和领导为啥不一样?

有些领导倒是真爱读书,有些领导则有些叶公好龙,而且爱读书的领导和不爱读书的领导确实不同。

  • 女子坐飞机拒绝关手机被拘留,冤吗?
  • 史上最牛两个屠户一个败汉一个兴汉
  • 辛苦收入低:做翻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土拨鼠之日》:不要机械化过每一天
  • 因为“AA制”,我们的婚姻形同路人
  • 用一天八顿粿食与干面,吃懂潮汕!(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