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媒:200万非洲人曾参加一战 其中30万搬运工人死亡

美媒:200万非洲人曾参加一战 其中30万搬运工人死亡
2018年07月05日 10:05 参考消息
原标题:美媒:200万非洲人曾参加一战 其中30万搬运工人死亡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6月28日发表了杰基·比朔夫的题为《近200万非洲人被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章。

人们很难理解非洲能够从世界历史中被轻而易举地抹去。据历史学家称,一个有力的例子是,它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这个事实实际上已被人们所遗忘,尽管估计有200万非洲人被拖入这场冲突,在欧洲和非洲成为军人、工人和工作人员。

104年前的今天,大公弗朗茨·费迪南德遇刺,一战爆发,并于4年后的11月结束。大多数人知道的基本知识是:战争持续了4年,在很大程度上是欧洲列强之间的战争,超过1600万人死亡,并最终导致了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是,鲜有人讨论的是,在争夺非洲殖民地权力的战役中,成千上万的非洲人不仅被部署到欧洲战场,而且还要在国内浴血沙场。

丹尼尔·施泰因巴赫在为英国文化协会撰写的文章中写道:“所有殖民大国都宣扬‘欧洲文明使命’的理念,即给非洲带去法治、秩序、稳定与和平。然而,在1914年8月,他们毫不犹豫地把非洲变成了战区。”

与主要发生在战壕中的欧洲战争不同的是,非洲战争发生在广袤的土地上。由于缺乏道路和铁路,德国、法国和英国军队不得不使用非洲搬运工——每名士兵用4名工人——运送补给和机械部件。历史学家凯瑟琳·博马尼说,一路上估计有30万搬运工人死亡。

这也许是历史上被遗忘的时刻,但欧洲人和非洲人之间突然且暴力的互动也对非洲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一些非洲人是心甘情愿地投入战斗的,但许多其他人拒绝了被部署以及他们被粗暴对待的方式。殖民国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战争结束后,尽管付出了努力,但非洲人仍然被剥夺了参加《凡尔赛条约》的代表权。德国的非洲殖民地在欧洲列强之间被瓜分,从而使英国和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主宰力量。在卢旺达、多哥、喀麦隆、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国家,分裂对数百万人产生了影响,并将在今后几十年里产生连锁反应。

超过100万非洲军人——即“被遗忘的老兵”——将继续为二战时期的宗主国而战斗。(编译/洪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参与一战的非洲士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打遍非洲!22门德制舰炮的战斗传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战时期,德国“柯尼斯堡”号巡洋舰曾单枪匹马在东非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果,而在其战败自沉前,德国舰员将船上的22门德火炮被拆卸下来,转移到陆上继续作战,传奇由此得以延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柯尼斯堡”号是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的首舰,1905年1月在德国布罗姆沃斯船厂开工建造,当年12月下水,1906年4月服役。全舰长115.3米,舰宽13.2米,吃水5.29米,满载排水量3814吨,最大航速24节,最大航程5750海里(以12节航速巡航)。图为一战爆发前,柯尼斯堡号出航前的照片,图中可以看到舰艏侧舷的副炮和甲板上的主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舰上武备包括10门SK L/45型105毫米主炮、10门52毫米副炮和2个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分别布置在左右水线下的舰体内)。 图为柯尼斯堡号的线图,图中能清楚地看到全舰10门105毫米主炮的分布位置(副炮未标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14年初,一战爆发前,德国海军司令部决定将“柯尼斯堡”号派往非洲分舰队接替老旧的“雕”号巡洋舰。一战爆发后,1914年8月6日,“柯尼斯堡”号在亚丁湾捕获了英国商船温彻斯特城号,在花了5天将英国船上的燃煤和补给品掠夺一空后,德国人将英国商船凿沉——该船成为英国在一战中损失的第一条商船。图为1914年,在达累斯萨拉姆附近航行的柯尼斯堡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好景不长,由于英军“飞马”号巡洋舰袭击了当时德属非洲首府的达累斯萨拉姆港(港口监督怕英舰进入,直接将一个浮船坞凿沉在港口入口的航道上),“柯尼斯堡”号无法返回港口补给,在击沉了“飞马”号后,因发动机故障只得暂时在Rufiji河三角洲附近避难,结果遭到英军三艘巡洋舰围攻。 图为1914年至1915年间,正在达累斯萨拉姆港附近航行的柯尼斯堡号巡洋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由于英军对当地水文条件不熟悉,一直无法对柯舰进行追击。直到1915年7月,英军派出两艘浅水炮舰塞万号和莫西号出战,最终于7月11日重创柯舰。图为1915年7月,柯尼斯堡号遭重创后,搁浅在Rufiji河中的航拍图,注意此时舰上主炮均已被卸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柯尼斯堡号被击沉后一个小时,英国的两艘浅水炮舰返回入海口,德国人则展开了一场近乎疯狂的打捞行动。将舰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全部拆下,运到岸上。 图为已将舰上全部火炮拆卸后的柯尼斯堡号,连舰艏的小副炮都已卸下,可见德国人的拆卸效率之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时德国在东非的陆军没有这样威力强大的重炮。而正是这些大炮,在此后的战斗中让英国人吃尽苦头。图为1916年,被德军转移到陆上当做牵引野战炮使用的105毫米舰炮,正在拖运火炮的牵引车是从达累斯萨拉姆派来的,这门炮后来于1917年1月被英军缴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柯尼斯堡”号上10门105毫米大炮都被打捞了上来,还有前弹药库储存的数百发炮弹。这些大炮被拖到德累斯萨拉姆,并在那里的铁道工厂得到改造。德国工程师给它们配备了炮车和弹药车,成为德属东非部队中的要塞炮和野战炮。本图摄于1915年,坦噶尼喀湖岸边,大批非洲劳工正在德国军官的监督下将柯舰的一门105毫米舰炮拉向新的炮位,这门炮的重量超过1吨,在接下来的坦噶尼喀湖之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后来于1916年9月被缴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它们中的一部分被安装在德累斯萨拉姆等地的炮台中,另一部分则和柯尼斯堡号上较小的火炮一起,随着雷沃夫司令官的部队在以后的几年中转战非洲。图中的这门105毫米舰炮巧妙地隐藏在一个固定的炮位中,位于坦桑尼亚Tanga南部的Nyamyami,拍摄时间是在1915年至1916年间,这个炮位经过精心伪装,已经用一个茅草屋遮蔽起来。该炮于1917年10月被摧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些大炮性能优良,仅有问题是有些笨重,而且射出的炮弹有时不响,作为舰炮,它们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要被拖来拖去,而本来用于攻击敌舰的穿甲弹,在东非柔软的草地和沼泽作战时引信不能触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图中的这门105毫米舰炮加装了克虏伯的炮架,据称后来于1916年9月在塔博拉(Tabora)被英军缴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这门105毫米舰炮刚在Bagamoyo被英军缴获,与之前的一门舰炮一样,也安装在克虏伯炮架上,德军在撤离前已经取走了炮闸。图中还能看到有一名手持步枪的英属殖民地民兵在守卫这门火炮,摄于1916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88毫米副炮取自柯尼斯堡号的2门88毫米副炮之一,后来加装在了德军“戈岑伯爵”号炮舰上,该炮舰部署在坦噶尼喀湖上,参加了著名的坦噶尼喀湖之战,而这已经是另外一段传奇故事了。本图摄于1916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17年10月,英军在Masassi附近发现的一门被德军遗弃的柯舰105毫米舰炮,其炮架和行走部分都已被德军用炸药破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这门105毫米舰炮已被英军在Mkuyuni地区缴获,但很明显德军在撤离前已经用炸药破坏了炮管和炮架,这门炮的炮架是在达累斯萨拉姆本地制造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这门105毫米舰炮是一战结束后,英国运回本土的战利品,后来成为了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展品,本图摄于1924年,工人们正在设法移动这门重炮。人们最后一次见到该炮是在1933年,之后该炮可能已在二战期间被解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陈列于比属(比利时)刚果stanleyville街上一个交通岛上的柯舰105毫米舰炮,据称该炮是于1916年9月缴获的,本图摄于1950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它是在1971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这门105毫米舰炮陈列于乌干达Jinja,该炮于1916年9月在维多利亚湖附近被英军缴获,本图摄于1998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柯舰105毫米舰炮陈列于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其安放的炮架很像是英制炮架,据猜测可能是由至少4门不同的舰炮零件拼制而成,摄于2006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柯舰105毫米舰炮陈列于肯尼亚首都蒙巴萨的Jesus要塞内,具体缴获时间和地点不明,本图摄于2012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柯舰105毫米舰炮使用的SK L40瞄准标尺,现陈列于南非国家军事博物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这门88毫米舰炮是柯舰上仅有的两门88毫米副炮之一,后来于1916年被英军缴获,该炮目前陈列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军事博物馆内,注意炮管上有一个巨大的缺口。

(2015-04-17 08:18:00)

【延伸阅读】怒吼的非洲雄狮:埃塞抗意战争全景回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0年前,在地处非洲之角的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曾爆发过一场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前哨战”的激烈战争。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图为埃塞俄比亚“帝国卫队”中的枪骑兵,他们是埃军中装备最精良,同时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那么,为何是“第二次”呢?原来,近现代史上,埃塞俄比亚曾两次抗击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第一次抗意战争维护了自身的独立和主权,第二次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正在操演中的埃塞俄比亚帝国卫队,照片摄于第二次意埃战争爆发之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896年,孟利尼克二世率兵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图为描绘孟利尼克二世横刀立马率军抵抗意大利侵略者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描绘阿杜瓦战役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28年海尔·塞拉西登基,1930年11月2日加冕为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图为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第二次意埃战争期间,尽管在武器装备上处绝对劣势,他还是领导埃军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顽强抵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5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进而占领埃塞全境。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伦敦。图为1935年开战后,埃军在当地征召的新兵,他们大多数缺乏现代武器,只配备了弓箭等冷武器,仅有少数配备了步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第二次意埃战争期间的埃塞俄比亚正规军军服,从左至右依次为正规军军官,正规军步兵,“帝国卫队”军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埃塞俄比亚Maji当地总督(居中者)与他的保镖,传统服饰与现代卡其军服的搭配显得十分怪异,也体现出埃方在开战前,并未彻底实现近代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一位埃塞俄比亚地方总督在试射轻机枪,这种武器在埃军中已算是最精良的装备,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只掌控在少数权贵人士手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34年,身穿传统服装参加庆典仪式的埃军士兵。尽管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开战前夕接受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军事训练,但大多数仍缺乏必备的作战技巧,配备的武器也十分原始,有的使用黑火药武器,有的甚至还在使用弓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埃塞俄比亚军在实战中投入了近80万兵力,但其中只有不到20万人配备了步枪等现代武器,这其中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士兵只有一小部分,因此后来在面对意大利入侵军时,埃军实际的战斗力十分有限,图为埃军方面装备较好的步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身着传统服装的埃塞俄比亚骑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第二次意埃战争中,准备与意大利侵略军抵抗的埃塞俄比亚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开战后征召的经过的埃军新兵,摄于哈拉尔城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民自发为前线士兵捐献医疗用品,摄于1935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在埃塞俄比亚境内战斗的意大利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二次意埃战争是第一场大规模使用“黑衫军”(意大利在战时成立的准军事组织,直到二战后才解散)的战争,当意大利法西斯党发出号召时,国内外并不缺少响应的狂热新兵,但这些新兵普遍缺乏训练,例如图中的意大利第221军团,多数征召的是生活在索马里或厄立特里亚的意大利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意大利侵略军中精锐的奥斯塔长枪兵部队乘坐卡车向埃塞俄比亚南部地区开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第二次意埃战争期间,意大利军队的军服,从左至右依次为步兵下士、上士和一级下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已侵入埃塞俄比亚境内的意大利轻步兵部队,摄于1935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第二次意埃战争期间,意属厄立特里亚军队的军服,从左至右依次为:Askari骑兵队士兵,厄立特里亚军警以及 Askaris 机枪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身穿传统服装的厄立特里亚部落士兵,第二次意埃战争期间,入侵部队中除了意大利军队外,还有意大利控制的厄立特里亚部落军和索马里部落军,由于他们更熟悉当地的作战环境,因此经常被作为意大利军队的先遣部队使用。或许正是此举,埋下了二战后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绵亘数十年敌对关系的导火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厄立特里亚骑兵部队在占领德西(Dese)后,接受检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战争期间,厄立特里亚部队向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一个埃军阵地发动突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参战的另一支意属外籍部队-利比亚旅,均由阿拉伯志愿者组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第二次意埃战争期间,部署在提格雷地区的意大利炮兵,在重武器方面,意军占据绝对优势,图片摄于1936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意大利入侵军总指挥,佩特罗•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他于1935年11月到任后,就对埃军发动了全面攻势,并出动轰炸机猛烈空袭埃军战线。1936年3月,在动用了瓦斯弹、芥子气弹等化学武器后,意军终于打垮了埃军主力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36年5月,塞拉西一世经耶路撒冷流亡英国。但这并未代表这场战争的终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事实上,埃塞民众并未向法西斯侵略者屈服,他们纷纷组建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5年后,在英军、南非军队和埃塞俄比亚当地抵抗力量的联合攻势下,意大利侵略军被赶出了埃塞俄比亚。图为1941年5月,亚的斯亚贝巴城外,手持大量缴获的意军武器的埃塞俄比亚抵抗军,准备迎接塞拉西一世皇帝归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到1942年,所有意大利占领军都被赶出埃塞俄比亚,国家重获独立,塞拉西一世重归故土,再次成为国家元首。图为1941年,英属尼日利亚士兵正在移除意大利占领军设置的边界标志。

图为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合影,摄于 1954年。

(2015-03-18 11:28:00)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