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卢沟桥?
  • 进一步的战争要有一个借口,要挑起事端,导火线,于是有了卢沟桥事变。他也可以不选择卢沟桥,而选择别的地方,比如丰台,他总要选择一个地方,挑起战斗,然后扩大……
  • 日军这一系列侵略行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到中国军队控制范围的深处取得一个“点”的驻兵权,这个“点”一般都在铁路线上,然后自己制造事端反诬中国军队,再通过政治和军事讹诈,获得对大面积领土的侵占。 >>>详细
  • 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

  • 七七事变,是日本军队大规模进攻中国内地的开始,也是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这之前国共两党还在对抗,地方军阀还在争地盘。七七事变以后,大家觉醒了,有了一个全民族的抗争,行事更坚决了。
  • 九一八到卢沟桥事变,从日本方面来讲,之前是局部侵略,之后是全面侵略。但是日本并没有撤离中国,而是一步步向华北地区扩张。 >>>详细
  • 日本的对华扩张之路?
  •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田中内阁召集“东方会议”,确立对外特别是对中国侵略的“大陆政策”,随后的田中奏折中说“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 九一八后,整个东北沦陷,日军侵略到热河。1935年,日军到了平津以北,那时候他就想着使华北地区特殊化,实现自治,就是使用软的方法把你整个华北拿过来。 >>>详细
  •             (图片说明:抗战时期的日本国内杂志封面。)

    中国是否处处妥协?
  •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一方面指示宋哲元和日本人进行谈判,力求作为一个地方事件解决,一方面加紧军事部署,密令孙连仲、庞炳勋、高桂滋率部向石家庄、保定集中,还计划组织保定会战。
  • 直到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讲话中表述了强硬的态度,“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 >>>详细

  • (图片说明:中南大学的学生上街游行。)

    中国的政治经济是何种局面?
  • 国民政府建立以后,中国的现代经济是有较大发展的。这个发展到1931年有所下降,这一年碰到世界经济危机,这个因素加上国内内战、日本侵华,使经济发展受到破坏。
  • 1936年是中国民国时期经济最好的一年。但是和日本比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日本虽然资源不丰富,但是它比较强大,工业比中国发达。
  • 政治上,中国则由北洋军阀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这个统一是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但基本上是名义上的。 >>>详细
  •                           (图片说明:1940年汉口大智门车站。)

    中国的军事能力如何?
  • 根据何应钦的数据,抗战初期日本现役兵力38万人,海军舰艇约190万吨,飞机2700架。而中国现役兵力170万,海军6万人,飞机314架。八路军还有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 数量上中国军队比日军多,但是数量多不见得就是强。中国军队派别林立,矛盾重重。这还在其次。尤为重要的是士兵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有效训练,战斗力不强。 >>>详细
  • (图片说明:抗战中的国民党军队。)

    国际社会是否支持中国?
  • 1931年至1941年,英美都采取骑墙政策,不支持、对中日战争基本上不干涉,不愿得罪日本,还和日本保持贸易,卖很多废钢铁给日本。太平洋战争后,美国才代替苏联成为中国的盟国。
  •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和中国有一段蜜月时期,德国需要中国的战略物资,比如钨,我在档案馆里看到希特勒给蒋介石的电报,“赶快给我,先给100公斤”。而中国需要德国的枪炮。 >>>详细
  •                   (图片说明:蒋介石与飞虎队队长陈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