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冼兹: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证给谁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09:28 中国网
作者:冼兹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宣布:我国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查阅有关中国抗战档案时,发现了两件珍贵档案:一件是1937年12月1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陶德致罗斯福总统的密电;另一件是1938年1月25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高斯就日军在中国上海、杭州、苏州的暴行给国务院的专题报告。这两封电报相互印证了同一事实:1937年至1938年1月,日军在以占领南京为目标的侵略行动中曾经大量屠杀中国平民。专家认为,这是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又一铁证。(12月6日《人民日报》) 近些年来,不断有珍贵档案被锲而不舍的学者们从尘封的历史中寻找出来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每次都引起了学界和民众的莫名兴奋。但“铁证”见得多了,笔者却渐渐产生了疑惑:“铁证如山”,究竟要证给谁看? 南京大屠杀作为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暴行,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和挥之不去的噩梦,那一幕幕惨剧早就定格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这是根本无须求证的;至于国际社会,作为一桩铁案,那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也无须再拿出新的证据。尤其是美国,随着纪录片《南京》的制作和发行,再次引起了美国民众的心灵震撼;当然,我们最想证实给看的是日本人,但我们知道,日本人尤其是右翼分子,即使让他们通过时光隧道再回到大屠杀的现场,他们也不会承认的,如此“铁证”又能耐他们何? 我觉得,与其穷经皓首地去求证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的存在,还不如做好目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纪念工作,尤其是大屠杀遇难同胞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对于死难同胞来说,没有比记住他们的名字和身世更有悼念意义了。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实在是太滞后了,前两天(12月3日)出版的8卷本《遇难同胞名录》也只收录了13000个名字。与我们有着同样惨痛经历的以色列人在这方面的工作让我们汗颜。早在2004年11月22日,“犹太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就已经建成,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借助这个数据库查询到300万左右死于纳粹屠杀的遇难者姓名和相关个人资料。如出生地、职业、国籍、父母及配偶的名字、战前的居住地、遇难地点等等,此外还有遇难者的亲人、朋友、邻居讲述的关于“名字背后的故事” 这项庞大的搜集、整理、核实工作,早在50多年前就开始了,目前仍在继续。“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故事”,这是犹太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 ·维塞尔的名言。 埃力 ·维塞尔认为,记住死难者的名字和故事就是最好的纪念。当然,由于年代久远与社会动荡等多重原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收录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项不可能彻底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尽可能地接近全面才是。事实证明,只要花大力气,整理收录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馆之初,刻在哭墙上的名字只有3000人,今年8月13日首发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增至8242人,现在则增至了13000人。这说明,遇难者名录的收集整理工作尽管艰难,但并非没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潜力。 相对于搜集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对遇难同胞名录资料的搜集工作更加紧迫和有意义,应该说这也是一种“铁证”,这是“证”给遇难者亡灵看的,“证”给我们这个民族自己看的。这是一项千秋伟业、万世铁证!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