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采夫编
你爱国家,国家爱你吗
——语出1980年电影剧本《苦恋》,拍成电影后改名《太阳和人》。电影中女儿对归侨爸爸发出如上质问。《苦恋》引发了一场批判,令人误以为文革风又来,尤其这句话,成为攻击的靶子,因为它喻示着,屡遭劫难的脑袋开始开始思考了。时至今日,此言不再专属于知识分子,它成为一切受伤者的内心追问,和被抛弃者的“自怨自艾”。
近有作家阎连科之叹,“今日作家已是丧家之犬”,远有话剧《茶馆》里常四爷之悲,“我爱咱们大清国啊,可是谁爱我啊?”都与此言暗通款曲。与此语录相关的还有一句,“不许爱国”,设置了霸气十足的爱国准入资格。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语出上世纪八十年代诗人北岛名作《回答》,说出了一代青年的迷惘与愤怒,并以形式美成为流传不衰的“格言”。同一首诗里,有流行度稍小但更有力量的一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你爱国家,国家爱你吗?”还只是老一辈的“国家怨妇”之语,“卑鄙”一出,代表文革后一代青年闪亮登场,并大声说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与怀疑。在“不再相信”的咒语中,一个旧世界的轰然倒塌。
今日,此语已成为对一切不堪的世道的赠言,并成为所有悲壮者的精神武器,但同时也开始走向庸俗。通行证越来越多,墓志铭日渐稀少。地震中的范跑跑领取了通行证,但同时又被书写了墓志铭,这个世界有点乱。
如今,曾经的愤怒诗人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中沉浮,那一代人,正一边念着咒语,一边走向坟墓或者通途。
跟着感觉走
——语出台湾歌手苏芮专辑《台北东京》,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传至内地,随即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象风一样自由。”准确命中了那一年的社会情绪脉搏,道出了遍地迷惘、浮躁与不安。
“跟着感觉走”,它的虚无与玩世不恭,使它既成为八十年代末的末世情绪的代言,同时成为九十年代初无所皈依的写照。
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纷纷回到书斋,不将军也不再拱卒,李泽厚预言了“思想家淡出”,老百姓看《渴望》听“好人一生平安”,年轻人要“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都在跟着感觉走。只有熊猫盼盼,投入地招呼着人们捐款买国库券。
丑陋的中国人
——语出台湾作家柏杨著作书名,柏杨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入国民党黑牢,《丑陋的中国人》1985年进入内地。“丑陋的中国人”中提出了中国文化“酱缸说”,立即与鲁迅的“吃人说”、李宗吾的“厚黑学”一起,成为最为流行的文化语录。
令人唏嘘的是,柏杨提出的是一个魔咒。这句从“丑陋的日本人”抄来的语词,终于在东土大唐找到了的土壤。在黑砖窑、凉山童工、瓮安、三鹿奶粉等诸多惨剧、悲剧、丑剧 中,“丑陋的中国人”被一次次抬出来,立此存照。难道,我们永远逃不脱柏杨?
但这句话的短板在于,它把问题主要归结于文化与国民性,对任何问题,都是一句顶一万句,国民性是一切之根源,反而掩盖了问题。
柏杨还有句语录,“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我是流氓我怕谁
——来自作家王朔。王朔说过很多语录,如“我是你爸爸”“玩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但都可归入“我是流氓我怕谁之列”。王朔也因这句话成为痞子文学首席代表,也有人称之大师。
王朔的人民性在于,对知识分子拼命嘲弄,对大众文化拼命迎合。王朔的姿态激怒了知识分子,这也成为“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大背景之一。
但人民真的喜欢王朔,不因他痞子姿态,而是他对旧意识形态、对伪知识分子、对假真善美的调侃与嘲弄。北岛带着愤怒,而王朔是笑嘻嘻地说出了那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只不过加了一句“我他妈的”。
但王朔的悲剧在于,他的精神内核是批判,但当他走入九十年代大众文化的人群,人们却只吃了“流氓”的糖衣,而把炮弹抛还给他。所以王朔开始愤怒,成了一个知识分子。
好人一生平安
——来自电视剧《渴望》。那个年代,人民刚刚受了委屈。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一个是《红太阳》歌曲,一个就是《渴望》。司机在汽车内挂两种平安符,一个是戴着八角帽的毛主席,一个是“好人一生平安”。
这句话表达了九十年代初的人们的某种愿望。当一个好人,不招谁也不惹谁,但也不管谁,就能够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好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千年来最大的谎言,所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
其实,关汉卿早已让窦娥唱出答案,“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只是人们从来讨厌真相。所以何勇在《钟鼓楼》里唱,“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在三十年里,广告语是一道风景,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霸道,你不得不尊敬”、“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奥妮皂角洗发露”,“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是三十年广告语里最经典的一句,最能表达出时代的嘴脸。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其中包含的财大气粗、迷信吉利,使之成为有钱人的最爱。此广告一出,影视作品里都是“来瓶人头马”的吆喝声。
广告是时代的香水,让人们仿佛生活在幸福之中。《没完没了》里款爷傅彪抱着一瓶洋酒大醉,嘟囔着“十四,路易的”。一群成功男人觥筹交错,贤妻端着白酒微笑,“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男人们开怀大笑。广告是时代的妓女。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语出学者陈寅恪。上世纪初王国维沉湖,陈寅恪在墓志铭中写下此语,从此成为知识分子的“第一宇宙定律”。
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成为流行,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争论胡适,争论鲁迅,怀念陈寅恪,愧对顾准,痛惜王小波,都是为了这短短十个字。在过去十几年里,顾准以拆下肋骨当火把、王小波以“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陈寅恪以坚守独立人格,而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
人们怀念什么,恰好说明了它们缺少什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这个世道实行越发艰辛,但在众声喧哗里,有这样一句话的位置,火把就永远不会熄灭,就永远会有对独立思想,对有趣人生的顽强追求。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
——来自2005年超级女声主题歌。那一年的8月,一个女孩子由上百万张选票,成为中国第一个超级流行偶像。
超级女声是十年来最重要的娱乐事件。专制总是制造英雄,一次盛大但普通的娱乐选秀,因为权力的介入与压制,而被知识分子称为一次娱乐革命,一次民主实践。一次次投票淘汰,也被升华为民意表达的大规模演习。年轻人展示了它们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家乐福、火炬、地震中被反复展示,它们是中国的新势力。
“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当老歌唱家为支持遭禁的超级女声,而颤抖着哼起这首歌,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马赛曲》。
孔子是条丧家狗。
—— 来自学者李零《丧家狗》。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成了大工程,公祭孔子、祭炎黄二帝,儒学奔着国教而去,电视明星登坛讲孔子,孔子学院泽四海。千年之后,孔子又从老二成了帝师,这样的遭遇,几百年总要遇到一次。
一个叫李零的学者路见不平,指出孔子是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顿时引发恶仗,各路人物粉墨登场,将孔子推到高潮。
孔子热的背后,是传统文化复兴,是软实力,是大国崛起。孔子所代言的君君臣臣、孝治天下等品牌,经过装修粉刷,被寄以厚望,期待焕发出新的凝聚力。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