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农
全国政协医卫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坐在后排、来自郑州大学医学院的王立东委员,被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请上主席台发言。王立东委员直言“对卫生部的批评”,提出了一系列尖锐问题,随后,他深鞠一躬,说了声:“谢谢,得罪了!”
一句“得罪了”,让人感慨良多。即便黄洁夫副部长作为此次会议的召集人,但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其时大家志向相同、愿望一致,很难说提了意见就是“得罪了”谁。王立东委员有的放矢,指出为何每年医卫界委员讨论医疗改革而最后制定方案时从没征求过委员意见?连医务人员都看不懂的医改方案如何执行?基础医学专业招生全要靠其他专业硬调剂,没有好医生医改谁去执行等问题,恰恰反映了他多年在基层医院了解到的实情。如果说类似的批评和建议有“得罪”人的可能,那么我们宁愿在全国两会会场上更多看到这种“得罪”。因为只有这种“得罪”越多,民生福祉才会越有保证。
就在这次联组讨论中,作为召集人的黄洁夫副部长建议委员们反思我国公立医院存在的“无效的医疗”,对应王立东委员的发言,这称得上是一次坦诚讨论。王立东委员的一声“得罪”,说明这种“得罪”在两会会场上还不是常态,只有这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负责任的讨论,才能更真切地审视各种问题,也才是民众所希冀看到的“两会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