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楚:天宫一号标志中国人成为航天民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30日07:35  大洋网 微博

  赵楚(军事专家)(微博)

  谁最先来到新边疆谁将先接近未来

  1500年,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完成,自那是以后400年间,欧洲跃居星球文明发展的中心,率先实现了产业革命,并最终发展出以帝国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文明,这一文明曾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建立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制度文明,但也造成了拿破仑战争直至世界大战的空前历史悲剧。

  人类生活依赖于对时间和空间的运用,借助知识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有史以来的数千年中,完成了在地球上由此地到远方的历程,那些最先掌握克服空间障碍手段的族群成了文明和历史建构者,在畜力的时代是如此,在大航海的时代也是如此,而20世纪,凭依技术的飞速进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人类完成了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提升。

  最先进行迁徙和地理冲击的民族获得了当初很大的竞争优势,最先进行航海和航空的民族则获得了近代世界强国的门票。克服更大空间障碍工具及其知识的人群总是最容易接近未来,这已是无可争议的显著历史事实。

  20世纪中期以后,太空科技的竞争开始浮上大国的战略政策前台,冷战期间美苏的太空科技竞争因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为掩盖了这一重大科技发展的普遍意义。1950-1960年代,美苏为争夺太空科技进行了疯狂地竞赛,支持这一竞赛的动力并不仅仅是当年意识形态对立方所声称的理由,其本质上乃是一种基于历史的直觉,谁先到达太空新边疆,谁将率先接近未来更领先的地位。

  美俄的太空文化具有历心理积淀

  美俄在太空领域得以领先,这除了当代史和科技基础、国家战略和政策等原因,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原因。

  在近代国家历史上,除却帝国主义的全球体系建造不说,最富于地理扩张激情的民族非美国人和俄罗斯人莫属。美国人从最初的十三州到20世纪最后完成国家地理结构,其空间成长的幅度是令人惊异的。在制度文明和价值文明之外,美国国家成就不能说与这种幅员和地理的原因无关。

  俄罗斯的地理扩张更是臭名昭著。那种不顾一切地理和道义的限制,盲目地冲向远方的历史运动长达数百年,这不仅给民族留下展望的视野,也留下了一种深沉的自信,使他们不甘在新空间领域缺席。

  人类重大科技活动包含着一种独特文化和历史心理的形成。美俄持续数十年的太空活动实际上已经在其社会内部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元素,航天活动和宇航员成为人们熟悉的一种事物,而不再是猎奇的对象。同时,太空活动的成果则普遍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比如GPS、新闻和电讯传播等,早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太空活动后发国家的落后不仅在科技本身,更基础的还在于全民意识的落后,这一缺点不仅对太空科技政策造成困难,更是使太空活动变成与普通人日常生活无关的莫名其妙的桂冠,而这会从根本上造成太空及航天活动的困境。

  不能从单独的太空科技具体成就上判断一国的太空科技状态,更需要的是从文化和社会形态上来观察一国的太空科技前景,可以说,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成熟、丰富的太空文化的民族才是太空民族。

  关注当代无声的天权竞争

  今日世界积极参与航天活动的国家基本都是富于大国地位或抱有强烈未来大国雄心的国家。这些国家虽不能建立完善的太空科技体系,但他们意识到在未来的竞争中,缺席就意味着落伍,甚至永久落伍,所以,除、英、法、德、日等传统大国外,印度、巴西、韩国等都通过国际合作或自力发展,对太空项目竭力涉足。

  人类在近代开始从意识上自觉地建构其制权的概念,并在制权的指导下进行国家重大科技及国防建设。美苏最初的太空竞争第一个动力是所谓国家威望,这明显是冷战色彩浓厚的一个意识形态理由。但很快这种貌似锦标竞争的活动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力量搏斗。随着太空科技在通信、感知、信号传输等多方面的复杂运用,战略家开始意识到,人类军事制权已经从一般航空空间的三维领域超升到航天空间的高边疆。航天不仅是现代国防辅助性的力量,它本身正成为现代国防军事力量的关节点和核心构建。谁控制太空,谁就将赢得战争。

  美俄已成立太空部队,而其空中力量的发展方向已非常清晰地界定为空天复合的力量。最新的动态显示,美俄都已悄悄展开空天攻防的战法研究,并根据这种研究提出装备发展的方向,为此整合基础科技和高新科技。

  另一方面,围绕太空及航天科技展开的竞争也已与国家新科技及产业化发展融为一体。这一点美国走的最远,而其航天活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协调也最为完好。而由于国家发展的总体状况,俄罗斯无疑为历史的不协调支付了惨痛的代价。这也是中国人可以追上来的机会之一。

  可以预言,无天权(制天权、制太空权)无国防的时代正在到来,而太空作战与历史上任何形态的作战都有根本的不同,忽略这一点,必将付出未来安全的代价。

  中国人不应在21世纪太空探险中缺席

  中国太空科技基础薄弱,但相比其他重要科技领域,数十年来,应该说是成果最突出的。中国人曾失去了大航海的历史机遇,而目前太空科技的进步对于民族未来实具有不可限量的意义。永久性国际空间站不仅将最后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标志着150多年来中国民族和文明从低潮回升到正常的地位,也将为未来民族发展开拓新的异度空间。

  相比苏联的太空科技发展历程,经过30年变化的中国航天在市场化和产业意识方面,要进步太多,但相比美国尚有很大不足。美苏太空竞赛最有启发的一点做在于:正如其他科技和产业发展一样,假如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支持和良性的社会体制的支持,一个国家不可能长久保持参与太空科技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国作为航天民族,其需要做的不仅在科技本身,更在总体社会的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在为天宫一号的升空以及与神八的对接试验喝彩同时,也不妨保持适当的冷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