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椿桦:为官者必须尽快适应“百姓多事”

  椿桦(媒体评论员)

  公园树木大量死亡,这事儿该谁急?这个问题在陕西定边县居然还真成了问题。《陕西日报》载,近日有不少定边县群众反映,该县马莲滩沙地森林公园大量树木枯死。记者前往调查,发现园区道路绿化死亡率过半。可该县林业局长孙怀胜在回应此事时称“老百姓是吃饱了撑的”,接着又补了一句“老百姓就是事多”。

  看看,树木要死,林业局不管,又不让老百姓管,莫非它们的死正遂了某些人的心愿?这个猜疑,我是从这位“雷语连珠”的孙局长所说的另一句雷语联想到的——记者问及该公园面积时,孙局长说“这个你没必要问”。显然,在他眼中,媒体监督同群众监督一样,属于“多事”与“吃饱了撑的”之列。孙局长上述“不合作”言论,让我觉得某些官员真的是与时代脱节,行政思维严重不能与日益“饱胀”的公民意识相适应。

  我听说过有干部因为吃饭喝酒被撑死,但甚少听说普通百姓被食物撑死的。所谓老百姓吃饱了多事,不正是因为某些官员吃饱了不干事吗?

  这不是个别现象,不满于老百姓多事的官员肯定不止一个孙局长。不同的是,有的官员发牢骚,只在茶余饭后,有的则是冲着媒体发。这些牢骚包括“替党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老百姓想要公平是臭不要脸”、“有事别找我,要跳楼请上五楼”等官腔。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牢骚会直接上升为野蛮行径:截访、跨省……

  在网络时代,公民监督无所不在,官员要是抱着陈旧的“打压”思维不放,最终恐怕都难免自取其辱。周久耕、“机密县长”等事件都是很好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江苏溧阳市那位“微博开房”的卫生局长,对信息时代如此无知,分明是只管偷情无视舆情嘛!闹出笑话是必然的。

  毋庸置疑,时下老百姓的“多事”,是权利意识强化的体现,是公民精神的释放与张扬。人们积极投身公共事务,通过监督政府、建言献策等形式,履行国家主人的责任与使命。可以想见,公民精神正在与时俱进,不能适应这一形势的却是某些官员。这些官员越嫌百姓“多事”,恰恰证明了百姓“多事”的价值。

  显而易见,这些视公民监督为“多事”的官员是不称职的。那些发表讥讽群众之雷语者被曝光后,纷纷受到处分,最终被群众所讥讽。按说,这足以对其他官员起到警示作用。奇怪的是,此类官员仍然是前赴后继。

  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这些官员根本不看报、不上网,继续与时代脱节;要么就是有“权力自大症”,始终抱持“民意能奈我何”的习惯思维。其副作用显而易见,譬如上访、群体事件。为官者若不能尽快适应百姓“多事”,后果必然是自身面临“事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