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人性”是莫言和我们每个人的港湾

2012年12月09日04:35  新京报 微博

  ■ 观察家

  作家对人性之恶的批判和对人性之美的张扬,社会公众对于作家现实关怀的诉求,两者宗旨并无二致。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主题演讲:《讲故事的人》。莫言从逝去的母亲谈起,回顾了自己艰难的人生,也表达了对人性、对文学的个人化理解。他说,小说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来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莫言的演讲立刻引来各方热议,其间一连串的“故事”,也引发了很多解读。不过,无论如何,拂去氤氲于故事上面的轻雾,莫言关于人性的讲述,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关于母亲的叙述,并不鲜见。然而,这样的叙述每每都能够打动听众,甚至每每让人泪湿青衫。这中间,莫言讲故事的才能也许发挥了作用,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母亲的爱乃是一种普遍人性,没有人能够拒绝莫言娓娓道来的诉说,因为“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这些故事固然属于莫言,其中渗透的情感、意志、情绪,却是人人都有感触、也不会感到陌生的。文学的复杂在于此,文学的纯净也在于此。在这方面,其实不需要任何过度阐释。

  从母亲这个情感的原点出发,放眼更广泛的现实人生,或可对人性多一些认知,而非只是在做一些浮泛的表态。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于莫言的文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有很多期待。这种期待反映出,国人对当下许多文学作品脱离现实,缺乏人文关怀很是不满。但也要看到,人性从来不是空泛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作家生存的土地之上。莫言说,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成为大地的一部分。这种融合就是一种文学的姿态,即,张扬人性的文学从来都不拒斥对现实的关怀。

  只是,当下的中国,许多时候,稀缺的正是这种人性的意识、人性的张扬。从贵州毕节死于垃圾桶的5名流浪少年,到郑州立交桥下躺了20多天后死去的农民工刘红卫;从街头小贩遭遇执法暴力,到一个个拆迁征地悲剧……公众从中可以看到悲哀、看到伤痛、看到无奈、看到疯狂,却很难感受得到最平常、最正常的人性。

  世事只要平常、正常,人间就会安好。所有的弱者、所有的强者,尽管可能存在身份、地位、财富的差异,但在人的尊严、人格的价值、权利的分享上,都应该是平等的。这个社会所有努力的愿景,都应该像莫言说的那样,“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家对人性之恶的批判和对人性之美的张扬,社会公众对于作家现实关怀的诉求,两者宗旨并无二致。那就是,让人性回归,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让人性成为所有人的永远的港湾。

  □胡印斌(媒体人)

(编辑:SN034)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坚持走改革开放且要有新开拓
  • 体育英超-托雷斯梅开二度 切尔西3-1贝帅首胜
  • 娱乐金志文发EP 双喜临门明年6月当爸爸
  • 财经人社部拟分拆推出工资条例 国企阻力大
  • 科技iPad mini内地首秀加价卖:iPad 4遭冷落
  • 博客日本豪乳居酒屋(图) 超大牛排吃完免单
  • 读书莫言瑞典演讲:最后三个故事耐人寻味
  • 教育小学生回击外国同桌占领中国论被罚
  • 育儿网购花王纸尿裤被曝致宝宝屁股过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