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赤兵:老北京小吃比露天烧烤更环保

2014年01月18日13:45  法制晚报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今天在市人代会上进行审议。经历了三轮修改后,最新两项条例草案又有新变化,除了“停车三分钟熄火”锁定八类区域、露天烧烤可加倍处罚无上限等条款外,此次的条例草案,再添新变化——将降低PM2.5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首次纳入立法予以明确。

  《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告诉人们,对露天烧烤的处罚可以加倍,这很可能意味着,烤羊肉串之类受到欢迎的食物,将逐渐远离北京。

  烧烤羊肉串在北京风靡,起于上世纪80年代,几十年来,时髦的食物兴起衰落了一茬又一茬,烤串兀自独领风骚。在对待这类食物上,管理者和食客们似乎一直说不到一起去,它的喧嚷、污染以及不卫生是致命缺陷,现在在城里已经基本绝迹,但到了郊区就不同了。夏夜,人们喜欢要上一扎啤酒,烤上一堆肉串,惬意地消夏。整个夏天、整个郊区,似乎都弥漫着烧烤的味道,如果不做露天烧烤,很多饭馆根本就没有客源,所以无论平时是否和羊肉串有关,到了夏天,是一定要摆烧烤摊的。

  更何况,今年夏天还有世界杯。消除露天烧烤,似乎压力更大。

  说句实话,消除露天烧烤,就是在“吃”上面、在嘴上搞一次移风易俗。食客们会为了空气质量牺牲自己的廉价美味吗?餐馆又能为了空气质量,牺牲自己的客流、利益吗?

  移风易俗要成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们充分意识到曾经的“风俗”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有着很多缺陷;二是有好的办法即新的“风俗”来替代它。放鞭炮就是一例。多年前北京禁放烟花爆竹的时候,引起过相当大的舆论反弹,但后来不禁了,人们反而意识到这样的习俗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事实教育人,这些年放炮的人少了,花炮的销售量也大幅度降低。这说明移风易俗是可以实现的。

  露天烧烤恐怕也会有这么一个过程。爱吃烧烤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健康,他们会在意PM2.5吗?经营烧烤的人,甘心用自己的经济损失去换大家的蓝天吗?

  立法禁止、进行处罚,当然是一个办法,可不是全部。最重要的,还是找一个出口。北京这么大一个都市,餐饮业不能总停留在街边苍蝇小馆的水准上,也该升级了。能不能推行一些卫生的、少污染的、廉价的小吃,向餐厅推行一些培训,把烤串替代掉呢?比如老北京的一些小吃,就比现在的烧烤要有内涵,只是保护得不够,要么湮没,要么“高大上”了,远离了普通人。

  办法一定要多想。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好事,但仅靠罚款,一下子让人们转过弯来,很难。这时候需要广开思路,让大家一起献计献策。现在需要大家一起付出代价了,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不能关起门来,几个专家说了算,把全市的市民都放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一定要发动群众,让人们主动起来。改变喜欢露天烧烤的习俗是这样,治理交通、治理尾气也该是这样。身在雾霾中,每天上下班的芸芸众生最有发言权。多一些交流的通道,多一些交流的机会,事情就会变得好办了。

(原标题:老北京小吃比露天烧烤更环保)

(编辑:SN093)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朱少华:“带公章的孩子”让人汗颜
  • 晶报:庆丰包子该不该涨价?
  • 环球时报:春运拥挤无疑,但痛苦被夸张了
  • 南都:张艺谋的无谋与马云的偏见
  • 杨于泽:谷俊山是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