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逼婚或许只是父母想跟你说说话

2014年01月17日14:20  海外网

  日前,澳大利亚当地一家华文报纸在头版刊登一则整版广告,内容是一位中国妈妈以不逼婚为条件,劝儿子回家过年。

  据称,这位中国妈妈住在广州,儿子在墨尔本工作。这几年,家里一直催着他回国找女友结婚,但他迟迟不肯。到了今年,这个话题再度被反复提起,儿子备感焦虑,到后来甚至就不再接电话。家人一度无法联系到他,只好刊发广告,希望儿子看到后能回家过年。

  先不论这件事的真伪,就说这件事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家长逼婚,让很多年轻人把回家过年视作畏途。笔者认为,之所以“每逢佳节被逼婚”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在传统家庭分崩离析、父母孩子两地分居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发生的。每逢春运,就意味着亿万人沿着工作地——父母所在地——工作地做钟摆式迁移,而这种行为模式还将持续。

  这种“钟摆现象”的背后是空巢家庭增多。当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甚至一年到头可能只见一次面,老人无法再像小时候一样掌握孩子的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工作内容不清楚,社交情况也不熟悉,没法就此展开话题。如果孩子还单身,能聊的往往只有找没找到对象、什么时候结婚等永不会过时的问题。

  就业压力、房价攀升、CPI涨幅比工资还快等问题让年轻人的生活非常“充实”,上班忙工作、加班忙工作、回家忙工作;闲暇时可以和朋友玩的消闲项目也不少。只要不刻意考虑婚姻问题,基本可以当一个“快乐的单身贵族”,不会感觉生活枯燥、人生乏味。

  反观我们的父母,随着岁数的增长,世界在远离他们,社会在远离他们,孩子在远离他们,可是疾病、孤独、寂寞却在走近他们。

  有一年,笔者回老家,听叔叔讲了这样一件事。我的奶奶长期卧病在床,叔叔去看她,她说手上扎了个刺,叔叔就打着手电筒,端着她的手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就是找不到这个刺。出了房间正纳闷,我爷爷悄悄告诉叔叔,奶奶就是想找些事跟儿子说说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逼婚或许就像老人手上的刺,是和子女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话头。子女也许听腻了,听烦了,听厌了,但是,我们要明白,父母能和我们说的话在今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少了。哪怕是不入耳的话,将来恐怕想听都听不到了,更何况这种关心我们的终身大事的话,有什么听不了的?何不把这种交流当作和父母沟通的一座桥梁,而非负担?找不到对象,和爸妈多说说自己的实际生活、思想状况,解释的过程就是和他们谈心的过程。别怕爸妈不愿意听,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他们会把我们的话——不管多么无聊透顶——真心当话听;恐怕也只有他们会把我们的事——不管多么鸡毛蒜皮——真心当回事。

  所以,父母逼婚可以是一件烦心事,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当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们渐渐消失在小路的转弯处时,或许,他们逼婚的絮絮叨叨,都会变成最温暖的回忆。

  (熊建,人民日报记者,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王传涛:“党校艳照门”与“总统偷情门”的区别
  • 方舟子:我的较真你不懂
  • 晶报:庆丰包子该不该涨价?
  • 环球时报:春运拥挤无疑,但痛苦被夸张了
  • 何龙:政协不是培训班,周星驰不该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