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袁伟时

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对话新浪:改革需要和人民互动……

动画视频 : 被关进笼子的欲望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图片故事 : 中国公务员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环球时报:中国推动民主形式多元时代的到来

2014年03月05日08:01  环球时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今天开幕,这标志着2014年的两会全速运转起来。中国舆论对两会的关注逐年上升,一直持续至今。

  中国两会大概已是当今世界舆论参与度最高的国家级政治年度会议之一,这一点已是西方国家议会根本比不了的。由于中国的两会同西方的议会在功能设计上就有很大不同,不好因此得出什么结论。但如果有人说西方的议会就是民主,中国的两会就不是民主,仅从社会关注度看,这种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两会受到亿万人瞩目,说明它在帮助公众实现对国家政治的参与,也触动了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过去人们抱怨两会是“橡皮图章”,那个年代两会吸引的公众注意力也比今天少得多。如今随便上网看看代表委员都说了什么,就知道今天再用“橡皮图章”描述两会,已经完全不合时宜。

  两会堪称中国民主建设的“正面阵地”,它们虽然没能一蹴而就,但却在很扎实地一步步落实制度设计赋予它的各项功能。中国改革促成了两会与时俱进的大氛围,它早已不可逆转。

  民主实际上本来就不能光靠“写出来”,而是实践走出来的。两会这些年的历程成了我们眼前最生动的例子。

  现代民主制度的概念产生于西方,很多人认为,这个概念已同西方现实政治体制捆绑在一起。因此只有奉行西方式政治制度,才是民主的。这种观念由西方推动,扩展到全世界,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说到民主,一些国人总觉得我们不硬气,“永远也赶不上西方”。

  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方式,民主早已在中国落地生根。这是真实的。中国社会对民主的热情很高,我们就地取材,不仅两会,连微博这样的网络工具都得到充分开发。民主的基因如今几乎无处不在,两会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的生活也在相当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我们必须认识到,民主的形式不是唯一的,由于中国的全面现代化,民主形式多元的时代已经到来。

  民主精神的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就是国家政治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中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个国家的问题重重,但让我们不受任何偏见的影响来看一看吧。这个国家改革的每一项重大举措,是不是都是公众所希望的。从反腐败,到开放单独二胎,国家政策的制定是不是同舆论的方向是高度一致的。有些事情政府依然没有做好,比如雾霾治理,但政府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同老百姓一样着急。

  中国其实从西方政治制度中采纳了许多具体杠杆,但我们拒绝全盘照搬西方那套。因为后一种做法被高度争议,世界上那样做了的发展中国家中出现大量惨痛失败的例子。中国决不能用13亿人的命运做赌注,冒那个外部力量不断撺掇我们去“试一试”的巨大风险。

  我们在民主建设的路上走得挺好。我们没能解决所有问题,但问题都摊开来了,解决的速度和社会解决它们的总决心都在全球十分突出。说到底,人民的愿望和意志主导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不是为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而运转的,任何利益失衡的出现都受到关注,解决它们很快会成为国家的政策方向。

  两会代表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它仍在发展、丰富。让我们别再妄自菲薄,我们需知道,无论在哪儿,由于社会是发展的,民主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原标题:社评:中国推动民主形式多元时代的到来)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