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陈志武

“原来盼望的改革红利还没实现,这对2014年影响很大”

交互动画-小明:我要的不多

“我是小明,草根小明一枚”“对于生活,我想对两会说……”

寻找身边人大代表

知道谁在代表你么?是否投过票?许多神回复值得回味和思考。

杨支柱:独生子女家庭该不该获得更多优惠

2014年03月06日08:19  南方都市报

  据3月5日《长江日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今年他的建议是提高独生子女和失独家庭的政策待遇,除了要提高独生子女费之外,还应对这部分家庭的家长实行优先入住养老院和医院等优惠政策。”    

  医院是救命的地方,莫言居然建议计生模范优先,这不是置独生子女政策于生命权之上吗?一个在安康堕胎事件引起世界舆论强烈关注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是靠描写农村计划生育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居然反过来为强化独生子女政策献计献策,而且其献策还真是富有创作性,居然连就医也要搞独生优惠!

  为什么应该提高独生子女奖励?提高独生子女奖不是强化独生子女政策吗?在国家调整生育政策允许“单独”夫妻生二孩的背景下强化独生子女政策不是南辕北辙吗?计生部门不是宣传了几十年“少生快富”吗?人家少生的已经快富了,还需要政府奖励吗?奖励的钱从何来?为了你们这一个月5元钱的奖励,计生部门动辄向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家庭征收几万或几十万元所谓“社会抚养费”。

  报道称,“莫言说,他创作的文学作品《蛙》,内容涉及计划生育,由此对一些地方独生子女费较低的情况有所了解。今年,在调研的基础上,他建议将失独家庭纳入政府养老医疗体系,优先入住养老院,优先享受医疗资源,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丧失劳动能力后应享受和城市公职人员一样的退休待遇。”

  “失独”家庭固然苦,但是两个孩子甚至三个孩子先后或一起死于地震、洪水或溺水的也不是没有。这些家庭本来负担就重,又被政府征收了巨额“社会抚养费”,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要“超生”的行为,表明他们在心理上更不能没有孩子,他们的困窘和绝望远在“失独”家庭之上。从救济的角度看,他们不是比“失独”家庭更需要关注吗?为什么只看见“失独”家庭?

  如果农村的独生子女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后应享受和城市公职人员一样的退休待遇,城市的独生子女父母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不也应当享受同样的退休待遇吗?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享受公职人员退休特权待遇的人可能超过老年人口的一半,钱从何来?就算钱能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生了两个、三个孩子的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后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这不是把独生子女政策的歧视待遇从出生延伸到死亡吗?这不是强化独生子女政策吗?

  所谓养老待遇,其实不过是财富的代际转移支付。整个国家的劳动力交了多少养老保险金,才能给老年人发放多少退休金,否则必然无法支付。劳动力是谁养大的?是“失独”父母养大的吗?独生子女父母养大的劳动力更多吗?“超生”父母为社会养大了更多的劳动力,被迫倾家荡产缴纳所谓“社会抚养费”,可他们千辛万苦养大的孩子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反而更多是给别人父母发退休金!更糟糕的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他们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占工资的比重越来越大,以至于他们根本无力再从自己的净工资中额外拿出钱来供养自己的父母。

  (作者系北京学者)

(原标题:杨支柱:独生子女家庭该不该获得更多优惠)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