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张志军访台湾,大陆不需期望太高

2014年06月26日07:14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5日中午抵达台湾,开始为期4天3夜的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踏上宝岛的土地,它对两岸关系改善的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对这次访问效果的预期不应太高。不久前台湾发生了“太阳花学运”,两岸服贸协议因此被搁置。张志军抵台下飞机时,机场既有热情欢迎他的民众,也有穿着“建立台湾国”T恤衫的“台独”分子,还有一帮前来搅局的法轮功分子。这些景象是张志军所要面对的台湾社会政治生态的缩影。这不是个能够支持与大陆共谋重大政治突破的环境。

  两岸关系格局中这些年一个质的变化是有效压制了“台独”。两岸实现“三通”、签ECFA、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大陆以及张志军此次访台等等,可以看成对遏制“台独”成果的巩固。至于两岸和平统一,这个目标还很遥远,尚需未来一系列重大突破的铺垫。

  今后一个时期的两岸关系应立足两个目标,一是防止“台独”的歇斯底里表演卷土重来,确保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不逆转不中断,二是为两岸走向和平统一做耐心的积累。前一个应是最低目标,也是需要全力保障实现的。对后一个目标应采取现实、积极的态度,能做多少做多少。

  无论制独还是促统,大陆都应坚定“实力创造现实”的信念,把大陆的力量建设作为对台政策的后盾。要看到,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台独”大肆兴风作浪,后来激进“台独”受到遏制,大陆力量的威慑对这一转折起了决定性作用。大陆对台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维持台湾社会的清醒认识,看清“台独”对台湾安全与繁荣的长期破坏。

  由于台湾与大陆的社会结构不同,其对两岸关系的解读方式经常是扭曲的,大陆给台湾好处,未必就能得到善意的回应。大陆不可急于“感化”台湾公众。大陆还需在两岸关系上保持平常心,不设定过高目标,不为此拿过于优厚的条件“哄”台湾,更不能在政治原则上做妥协,而应把控节奏,实事求是。

  大陆的实力无法直接转化成两岸的亲善,但却可以为这种亲善的出现创造条件。它能制造“台独危险”的稳定认识,并使得与大陆越走越近成为有诱惑力的选项。这些都系关台湾公众的根本利益,它们将最终促成台湾社会认识大陆方式的转变。

  要让台湾社会能够经常感知大陆的力量,这就需要大陆探索对台“恩威并施”的策略格局。我们不应太关注台湾舆论对两岸关系一时一事的反应,它们未必重要,而应致力于塑造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及西太平洋局势的战略悟性。换句话说,台湾舆论一时“高不高兴”,并没有它们长期“看没看懂”更重要。

  目前基本还是台湾舆论什么都说,大陆这边则每说一句话都挺谨慎。这种情况需逐渐改变。未来有一段很长的过渡期,中间会有许多曲折和起伏,但大陆的承受力要远远大于台湾方面。大陆要展现这种自信,不要让台湾的激进势力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张志军访台,在台湾引起的关注度要远远大于今年2月王郁琦访大陆在海峡这边引起的关注。这种差距折射了海峡局势和地区政治结构的巨大变迁,同时显示了大陆对台政策空间的宽裕。张志军这次访台是两岸关系成果的一次收割,而且不可能光收不种。▲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港独”背后的黑手究竟是谁
  • 新京报:来去自由的王林嘲弄了谁
  • 环球时报:北大港大各有千秋都值得尊敬
  • 解放日报: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 @王传涛的小屋 :“连拿状元”既不狗血也不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