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增加社会承受力也是稳定之本

2014年06月25日07:24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社会稳定是中国作为超级人口大国的长期“硬任务”。那么何为社会稳定呢?它显然没有一个恒定标准。大体说来,它是国家和民众对问题的承受力相对于问题的挑战比较宽裕时的社会总面貌。

  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国家大概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是不断增加解决、抑制问题的能力,如果能让消除问题的速度快于问题发生、发展的速度,就实现了一个关键性平衡。这是社会稳定的主要方向。

  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另一组重要关系。不断扩大全社会面对问题的全方位承受力,确保它不是逐渐萎缩的,这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领域的新问题喷涌而出,中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着国家实力的上升而增强。但我们大概不能说,今天中国问题的总量和复杂程度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相反,随着中国变成一个更具特征的“复杂社会”,我们面对的问题数量和难度实际都在增加。各地层出不穷的群体事件可以看成这个趋势的代表性现象。

  今天中国社会的稳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家和民众承受力不断增大的贡献。仅从舆论面貌来说,官方高度一致的舆论体系在上世纪90年代被都市报打破,新世纪又面临互联网的冲击,最近几年又有了社交网站“自媒体”的最新挑战。但中国社会总体上消化了这些变动,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平衡。

  这提供了一个经验:无论我们如何致力于解决问题,说到底问题还是会解决不完的,需要有适应现代社会的公众承受力帮着良性新陈代谢的重新规划。中国的稳定来自解决问题能力和增加社会承受力的双向扩张。

  承受力的元素可谓无所不包。它的系统性支柱来自政府,但社会性元素同政府以及它们彼此之间互动的性质也很重要。承受力说到底既是国家和社会的硬水平,也是它们的软能力。

  中国这些年的承受力显然呈总体上升趋势。虽然对它很难量化评价,但具体佐证还是比比皆是的。比如中国社会的见识越来越多,轰动的公共事件接踵而至,但它们的冲击变得短暂,社会的理性在反复打磨中逐渐形成。

  中国社会过去几乎听不到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击,现在它们天天出现,中国人的耳朵被它们磨出茧子。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全貌,看到了很多幻灭和悲剧,中国社会政治自信的成长和修补能力,逐渐超过了外部力量对它的各种损害。

  开放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它锻炼了中国社会解决麻烦的勇气和与麻烦相处的耐心。我们从开放和面对问题所获得的收益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记录,这个认识也应当是我们对过去三十几年的核心总结。

  随着中国迈上现代社会的高台阶,并且站到世界大国政治的最前沿,中国社会稳定的格局必将进一步复杂化。这个国家必须保持承受力的不断扩容,确保这个趋势不被打断。我们无法保障今后的问题能够少些、简单些,但中国社会能不能更有弹性,让一些对小国来说“可怕”的事情在中国能够得到轻松消化和驾驭,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

  由于中国各地政府的行动力强,这容易导致“不出事”或“少出事”目标的层层加码。其实可以在精神上适当放轻松些。出事是一时的坏事,但在国家前进路上,它们的意义可能是多重的,社会扩展承受力,常常就发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中国模式不会出口,别人也不易学
  • 环球时报:官员让人背的隐喻要多大有多大
  • 新京报:衡水中学的喜报不是教育的荣耀
  • 人民日报:总要有人为“不停点菜”埋单
  • 人民日报:“怕湿鞋”引发风波的警示